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中秋节综合报道:海外华侨华人喜迎中秋佳节

2013-9-21 08:34| 发布者: 还是那片枫叶| 查看: 709| 评论: 0|原作者: 还是那片枫叶

摘要: 尼日利亚和南非的华侨华人、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官兵等近日分别举行庆祝活动,喜迎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 尼日利亚中国总商会近日在尼首都阿布贾举行喜迎中秋联 ...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尼日利亚和南非的华侨华人、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官兵等近日分别举行庆祝活动,喜迎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

    尼日利亚中国总商会近日在尼首都阿布贾举行喜迎中秋联欢会,来自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和中资企业代表200多人欢聚一堂,用精彩的节目表达了对祖国和亲人的美好祝愿。

    阿布贾“首都之声”合唱团用流利的中文演唱了“纤夫的爱”、“红梅赞”和“茉莉花”等歌曲。30多位喜爱中文歌曲的尼日利亚人用欢快激昂的歌声向中国观众献上了节日的祝福,激起全场的热烈掌声。在尼华侨华人表演了诗朗诵“乡愁·神州共月”和“我爱你中国”。中国驻尼大使邓波清在联欢会上说:“希望在尼华侨华人积极投身于中尼文化交流活动的热流中,团结奋斗,为促进中尼的经贸合作和友好交往继续努力。”

    南部非洲江苏同乡总会日前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迎中秋联欢晚会,江苏侨胞、中国使领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侨团人士欢聚一堂,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同乡总会会长陈辉在致辞中说,南部非洲江苏同乡总会将不断推动侨胞与南非各界人士的融合,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与祖国共同奋进。

    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简称“和统会”)18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庆中秋·盼团圆”晚宴。会长李新铸说,两岸三地同胞欢聚南非,共同庆祝中秋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更加企盼祖国早日统一,企盼和平统一大业早日成功。

    中国驻南非约翰内斯堡总领事孙大立在晚宴上说,中华民族具有青松的性格和梅花的品质,希望和统会成员继续传承这种品质,克服困难,共同推动祖国大家庭早日团圆。

    在晚宴开始前,和统会举行了简单的仪式纪念“九·一八”事变82周年,号召南非华人勿忘国耻。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简称新州)州政府17日首次在州议会大厦内举办庆中秋活动,向中国驻悉尼总领事李华新及侨社代表赠送月饼。

    新州州长代表、新州公民事务厅厅长维克托·多米尼诺说,新州议会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早的议会,在这里首次举行庆中秋活动彰显了新州政府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同时也是让有数千年历史、古老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与澳大利亚社会分享。他感谢华人对澳大利亚社会所作的贡献并代表新州政府向华人社区致以节日的问候。

    李华新说,中澳关系发展良好,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海外留学生来源国和游客来源国。他称赞澳华人积极融入主流,同时珍视和保持自己的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增光添彩。

    中国第十一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18日下午在地中海畔与韩国赴黎维和官兵相聚,以各自不同的中秋习俗,共庆佳节。中韩官兵互赠节日礼物,共享中秋文化,并祝愿中韩传统友谊地久天长。(完)

中秋游子吟之离情——珍惜篇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通讯:中秋游子吟之离情——珍惜篇

    新华社记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都是世界各地的华人离情别绪正浓之时。当空的皓月总在这个时候把海外游子的思念之情投射到祖国大地、投射到遥远的故乡。忆往昔,亲朋的身影,淡淡的乡愁,提醒着有心人珍惜每寸幸福时光。

    “在我们那边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亲戚朋友在外地的也要赶回来聚在一起吃顿大餐,还要看中秋晚会,”今年23岁的张艺凡告诉记者。去年到英国留学的她是第二次在海外过中秋,她印象中老家吉林长春每年的中秋都很热闹。天气好的时候,一家人会去附近的湖边赏月。长春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中秋节当晚人们要过马路,一直走过去不回头,把一年来不好的东西甩在脑后。

    去年中秋,张艺凡过得有些孤单,今年,她的计划是和爸妈一起视频晚餐。“有一个朋友会帮我带月饼来,”她说,“我们会一起吃顿好的,然后去过马路。”

    正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读研究生的留学生甘璐也在经历着这样的离愁。她说:“日本的中华街虽然会有很多庆祝活动,可是远离中华街,城市里没有任何中秋的氛围。当国内朋友在互相祝福,大家讨论着中秋吃什么的时候,在海外的我们是孤独的。当初和家人中秋节聚在一起吃月饼,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如今看来竟是奢侈的。”带着妈妈最爱的伍仁月饼飞回家给她惊喜,成了甘璐的中秋梦想。

    对于在俄罗斯顿河河畔工程项目做翻译的小许而言,中秋梦是红色的。他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被单位派驻俄罗斯,即将在这里度过第四个中秋节。来自齐鲁大地的小许说,山东鲁中有很多枣树,每年中秋前后红枣成熟。“我小时候比较调皮,喜欢爬树,所以负责打枣。打下来的枣储备起来,在过春节时放入一种面食中用作祭天,在山东的乡间,日子就是这样过的,传统也一直继承下来,过去那么多年,满地红枣的中秋节一直在记忆里。”

    在小许看来,中秋聚餐、吃月饼就是一个仪式,不可缺少,小时候一直这样,“程序很老套,但是很温馨。”毕业后一直奔走于北京和俄罗斯之间,很少回山东,“虽然现在通讯方式很多,但是陪在亲人身边,给他们做饭,陪他们聊天的感觉还是最好的。”参加工作之后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那种沮丧每逢佳节便被思念包裹。他说,“余光中的乡愁是邮票,对我来说,大概就是手中的月饼和记忆中的红枣了。”

    祖籍广州、上海出生成长的胡坚毅到泰国已逾20年,目前从事中泰进出口贸易业务。只要碰到中国传统节日,他无论多忙也要给父母打个电话,中秋节更是如此。“中秋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情感,无论我走多远、走多久,这些东西都没有办法割舍,”他说。

    居住海外的游子或许因为居住国风俗文化差异,或者没有假期,远离浓浓的中秋节日气氛,忙忙碌碌地日子就过去了,但只要一个月饼,一看月亮,心弦就会被拨动。美国华商会会长邓龙认为海外的华侨华人比国内更重视中秋节。他说,过节时心中的思念就会更加强烈,他想祖国,想家乡的大街小巷,想家乡话,特别当在融入当地社会遇到挫折时,内心会特别思念心目中美好的家乡,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

    人隔千里路悠悠,明月寄衷肠。已过不惑之年的休斯敦社区大学教授蒋知勤1994年出国,现定居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而今,母亲已去世,父亲在上海,哥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天涯苍茫,人各一方。她说:“我们原来的这一家人从此无法中秋重聚了。”这个时候,蒋知勤想到最多的是自己2000年去世的母亲。

    “借问明月何时复?唯愿万家能团圆,”这是蒋知勤15岁上中学时和室友一起在中秋节作的诗。如今,蒋知勤自己的孩子也上中学了,几年以后,他也会在某个大学校园里,遥望明月而无法和父母同吃月饼。蒋知勤说,一想到这里,心中顿生百味。“孩子翅膀硬了总是要去开创自己的天空,我现在的小家庭日日聚首的时光也许就剩几年时间了!”

    刚从德国波茨坦大学毕业的郭莹就是这样一个翅膀硬了的孩子。她学业有成,现在德国工作,每每想起逐渐老去的父母,内心顿生酸楚。“我现在生活和工作都在德国,中秋来临,遥想自己远在家乡唐山的父母,我就会憧憬,如果我们全家人都能聚在一起,哪怕是喝粥都充满了幸福!”

    正在巴黎八大欧洲研究学院学习的徐天童即将迎来在法国度过的第三个中秋节。因为专业关系,她经常要给法国朋友介绍中国中秋节,介绍多了,体会更深了。她说:“我到北京上大学后,便一直没有机会跟父母共度中秋。也许只有远离亲人的游子才能感受中秋节的真正分量,它让我彻底了解:一个人有再大的能力和抱负,跟家人团聚这样简单的事却也不总能顺心如意,因此要学会珍惜亲人、朋友以及与他们一起度过的每寸时光。”(完)(执笔记者:张欣;参与记者:尚栩、王宏彬、白旭、王军、赵嫣、马晓澄、张诚、刘莉、周檬、潘旭)

中秋游子吟之传情——分享篇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通讯:中秋游子吟之传情——分享篇

    新华社记者

    在新加坡从商十多年的北京人王华磊一到中秋就会想起姥姥,想起她亲手做的以青丝玫瑰、红豆和枣泥做馅料的大月饼。“全院儿的人,40多口会聚到院子中间,一起喝酒赏月,特有气氛。那时候中秋的团圆不仅是家人,而是邻居亲戚的大团圆。”

    在这个仅次于春节的中国传统节日,王华磊尝到了甜枣、螃蟹、鸭梨、毛桃等各种美食,也在切割月饼、分而食之的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如今,姥姥已经不在了,但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新加坡,中秋明月夜,他总会跟人讲起昔日中秋的味道。

    中秋节是团圆节,但对海外游子而言,这个节日常常有分离——与国内的亲朋分离,也有团聚——与海外其他华人聚首传情。分离的忧愁是茶,分享的快乐是水,有了水,茶就不那么苦涩。2007年跟家人移民到加拿大温哥华的李美淇就试着沏了这么一壶茶。

    2010年,她在大学期间创立了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汉服学社,每年中秋时,学社会聚集一批海外游子,一起穿着汉服赏月吃月饼。“汉服学社的办社初衷,除了想宣扬文化,让大家有文化归属感,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孤单的海外学子们迫切需要一个栖息地。”李美淇说,“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很多人因为学业无法跟家人团聚,在汉服学社,我们就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取暖’的地方,让大家和同在海外的兄弟姐妹一起团聚,不会感觉孤单无助。”

    斗转星移,中秋文化传统也随着逾5000万华侨华人的脚步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新加坡,中秋节并非公共假期,但每到这时,华人传统建筑保留区牛车水会在大街小巷挂起灯笼,并且在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彻夜不熄,营造出浓浓的中秋气氛。一些社团和社区组织也会组织中秋节庆祝活动。

    印尼华人文化学者、印华论坛主席余麦风告诉记者:每逢中秋,雅加达的社团都很活跃,中秋联欢不少。“月到中秋分外明”,我感到近年来,中秋节日气氛越来越浓。今年,福建同乡会要举办中秋聚会活动,还有社团组织回国祭祖。通过这些活动,海外华侨华人沟通交流,增进团结,互相支持。

    桂花香,月饼甜,八月十五月圆圆。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月饼的甜香已经溢出华人圈子,受到其他族裔的欢迎。

    26岁的河北小伙子冉超是一名驻泰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即将在泰国渡过第四个中秋节。冉超说,泰国的华侨华人很好地保留了拜月神、吃月饼和庆团圆的中秋传统习俗,让他感受到了节日气息和家的氛围。在泰国,月饼也是中秋节的必备品,这期间有很多泰国人买月饼,或是送给自己的中国朋友,或是把月饼当做美食自己品尝。“中国的中秋节已经得到了泰国人民的认同,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这是祖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的表现,自己所从事的汉语推广工作将更加有意义”。他说,“身在海外,我对祖国的认同感在增强,祖国时刻在我心中,我也从未走远。”

    正在美国洛杉矶筹备第14届迎中秋活动的美国鹰龙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苏彦韬告诉记者:“中秋节对我们来说,与国内过节的情况大体相同。现在我们增加了一个项目,就是把不同族裔和文化的人们集中在一起,共庆中秋。许多老外也知道中秋节。在以多族裔和多元文化为特点的南加州,许多美国人都会选在中秋节向亲朋好友送月饼,与我们有生意往来的外国公司会给我们送月饼,我们也回赠月饼。民选官员见面也有送月饼的。”

    美国人有的叫中秋节为“月亮节”,每年华社的庆祝活动也得到洛杉矶当地各方的支持,例如当地一所大学主动提供场地,市政府支持,警察也来现场维持秩序。“现在,中秋节已经成为美国一个偏向主流的节日,与春节一起,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苏彦韬说,“中国的中秋节仍具有传统的历史文化色彩,中华文化占主导地位;而美国的中秋节‘国际范儿’更突出。在人月两圆的前提下,多了一分文化团圆的味道。”

    然而,节日不总是祥和的。在黎巴嫩与以色列边界“蓝线”,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官兵就可能伴着炮火过节。第5次在国外过中秋的“国际扫雷兵专家”四级军士长刘庆忠告诉记者,2006年是中国赴黎维和官兵在“蓝线”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当时,他正带领一个小组在辛尼亚村村民哈桑家排除子母弹,那是一个特别难忘的中秋。

    “面对随时从身边呼啸而过的火箭弹和不时传来的哀嚎和求救,谁也没有奢望中秋节能吃上月饼,”刘庆忠说,那天,当排长递给他两个月饼时,他和组员“一等功臣”李正忠热泪盈眶。但是直到下午,他们将30余颗子母弹全部排除后,才找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准备分享这份难得的美味。

    他们正要张口吃月饼,一个浑身黑黢黢的当地小孩走过来,默默地站在李正忠面前,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手里精美的月饼。李正忠看出他饿了,就把手里刚开封的月饼递给这个小孩。小孩大口大口嚼着月饼,李正忠看着,心里既高兴又失落。此时,刘庆忠小心地用排雷匕首把自己的月饼切下一半,递给战友:“来,这是今天祖国送给我们的第三块月饼。”

    如果这个黎巴嫩小孩愿意倾听,他就有机会了解中国的中秋节不是独享的节日,千里共婵娟,因为月光可以传情;再小的月饼也不怕分割,因为分享让月饼更甜。(完)(执笔记者:张欣;参与记者:陈济朋、马晓澄、周檬、黎藜、王军、刘顺)

“常回家看看”入法仍难圆中国家庭中秋“团聚梦”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题:“常回家看看”入法仍难圆中国家庭中秋“团聚梦”

    新华社记者刘敏 赵仁伟 席敏

    19日,传统的中秋节,本是举家团圆之时,但很多中国家庭不得不面对一个“寂寞中秋”。

    “过节如过关,一个人的中秋节比平时更寂寞。你的一条短信也能让我激动很久……”这是一个“空巢”老人发给外地工作的孩子的短信,道出了不少老人心中的无奈。

    这本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之后的第一个团圆节。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但“常回家看看”这一强制性法律条文仍然不同程度“悬空”。

    18日早上,记者在北京会城门公园看到,不少老人在散步、聊天。说起这个中秋节,很多老人都一脸无奈。78岁的魏大爷苦笑着说:“子女不回来,还不如没有中秋这个节日呢。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中秋节,独自望月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数。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已近两亿,随着流动人口增加,“空巢”老人数量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经达到49.7%。而在广大农村,青壮年出外打工,留守老人更多。

    调查显示,中国“空巢”老人面临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根据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调查,近半老人不时有孤独感,近7成老年人认为更需要子女的精神关怀。

    许多年轻人表示,并不是不想在中秋节回家,而是各种因素纠葛无法回家。

    今年中秋节,在济南一家企业工作的冯静和往年一样加班,无法回青海老家陪伴父母。“一到节假日就更忙,刚买了房子也不敢轻易请假,不然就扣奖金,还给领导留下临阵脱逃的坏印象。不是不想回,而是不敢回。”她说。

    跟冯静一样有“中秋纠结症”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北京白领刘丹丹说,以前中秋节不放假,不能回家也就罢了,现在虽然放假了,但只有3天,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反而更加纠结。

    专家表示,大城市工作压力大,许多年轻人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常回家看看”仿佛成了一个难以完成的命题。

    专家表示,传统孝道的退化、人口流动等因素导致家庭观念的消减,也导致一些年轻人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认为,随着人们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加速,家庭结构模式的小型化、核心化成为主流。子女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小家庭”,对老人的照顾则有所疏忽。

    据了解,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江苏、山东等地均出现老年人状告子女精神赡养的案件。然而事实证明,精神赡养出自于亲情,属于道德上的义务,法律约束很难奏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伊密说:“常”是什么概念,法律能否规定一周回去一次,还是一个月回去一次?既然条文中没有明确要求,便没有操作性。山东省莱州市人民法院法官徐中彦说,实际操作中,面临执行难问题。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孔先生三年也没能见到出国在外的儿子一面,然而他也觉得儿子很不容易:“即便法律规定子女定期回家,但儿子无法做到,我也不可能将他送上法庭啊。”

    专家认为,“常回家看看”不仅要靠个人自觉和法律约束,政府和社会也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让子女能够回得了家。应严格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回家探亲”的权益落到实处,通过工会监督、法律保障等方式维护劳动者探亲休假权益。(完)

首届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天涯共明月 海峡咫尺情

    新华社南京9月19日电(记者刘巍巍)中秋夜未至,观灯客先行。首届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日前亮灯,点燃了两岸民众观灯热情,在火树银花间感念“海峡咫尺情”。

    首届两岸昆山中秋灯会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华两岸交流协会主办,围绕“花开并蒂、灯映两岸”主题,融合两岸民俗文化传统、最新灯艺科技、民间特色美食、特色商品及优秀文艺表演等。

    记者在灯会现场采访发现,无论是彩灯设计、民俗表演、花车巡游,处处能看到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元素,台湾民众最爱的兰花、大陆的江南水乡风情……整场灯会融合了两岸同胞的智慧、人力和财力共同完成。

    台商王云霄表示,能在昆山感受到充满台湾元素的灯会、庙会,感觉人在故土,家在身边,可谓“天下咫尺间”。

    在台湾民俗灯区,火树银花,人潮涌动。火红的“灯海”环抱着戏台;以鹿港妈祖为原型的巨大妈祖主灯吸引眼球;壮观的庙前办桌上,蚵仔面线、碗粿等台湾特色名小吃令人垂涎欲滴;清脆的祈福铃声此起彼伏;展现两岸风情的灯组一一对应。

    据灯区总规划邓海介绍,整个灯区与其后的华东最大妈祖庙构成一体,如同钟摆和铜钟,在彩灯勾勒下,蔚为壮观。

    “观着宝岛灯彩、品着台湾小吃、听着偶尔飘入耳畔的闽台方言……虽然身在昆山,但隔海相望的台湾却仿佛就在身边。”昆山本地居民陈飞宇说。

    据悉,为期20天的中秋灯会将与台湾元宵灯会相呼应,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互动的一项固定节庆。(完)

节俭新风下中国中秋节民俗味更浓

    新华社合肥9月19日电(记者蔡敏)从安徽省委党校退休的吴先生这些天陪着老伴逛菜市和商场,为中秋节的团圆宴忙前忙后。“以前几年儿子总是有人送饭店餐劵,中秋我们一家去饭店吃顿饭就算过了节。今年没人送劵,孩子们都能回家坐坐。我们老两口虽然忙些,心里却真乐!”

    吴先生早早摆好果盘、点心,“今夜,一家人要好好坐下来,赏赏月,聊聊家常。好久没有这么浓的过节气氛了。”他说。

    “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社会都在提倡节俭。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前,中共中央纪委再次强调要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在节俭新风下,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各种活动回归传统,民俗味更浓。

    “今年家里吃的就是蛋糕店买的普通月饼,味道不比那些包装精美的月饼差。”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的鑫越(化名)说,“因为妈妈是老师,过去教师节有不少家长送来月饼,很多时候吃不掉都浪费了,今年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没什么人送了。”

    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如今五星级宾馆里的高端、豪华包装月饼销售冷清,平民化、传统风味的中秋礼品更受青睐。

    “我这次要让全家人尝尝我自己做的月饼。”学习酒店管理的谢辰(化名)平日里就爱做蛋挞,饼干之类的点心,这几天,她在淘宝上看到各式月饼模具后忍不住也想自己来“尝个鲜”。

    记者在淘宝网上发现,中秋节的前一个月内,很多商家销售月饼模具2000多件,一种“花好月圆”款的模具销量甚至达到4000多件。

    “其实原料买好后一点也不复杂,本来父母觉得我在瞎弄,执意去买市场上的月饼,当尝了做好的月饼后,他们决定多做些带给爷爷奶奶尝尝。”谢辰说。

    “今年中秋节,我们导师会组织大家玩博饼。”就读于厦门大学的孙雯彬告诉记者,“导师还为我们准备了丰富小奖品,希望能掷个状元!”

    “博饼”是闽南地区的中秋习俗,使用六个骰子投掷,根据不同的点数设置六个等级,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和秀才。据说该习俗是源于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为解士兵思乡之苦而设立的游戏。

    狠杀公款送礼之下,安徽宿州某机关中层干部陈伟今年中秋不用跑场子“表心意”了。“可以清闲地过个中秋了,我打算带孩子放‘孔明灯’,‘走月亮’,这些民俗的活动小孩子听了很兴奋!”他说。(完)

“非遗”山西泽州中秋文化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太原9月19日电(记者刘翔霄)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泽州县尤其是珏山一带,关于中秋节习俗的故事、传说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古老的习俗仍在变与不变之间代代相传。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盛行于唐宋,至明清时,已成为华夏民族的主要节日之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中悦说,“在泽州一带,祭月、拜月是当地中秋民俗活动的主题。”

    据介绍,当地人将祭月、拜月称为拜“月婆婆”。按当地习俗,每逢中秋之夜,当皎洁的月亮冉冉升起时,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祭月活动。祭月一般由当家主妇主持,主妇在拜月之前,都必须盛装打扮一番。在许愿祝福之时,还必须口念祝词,祝词既要念出口,还得小声细语,以不让旁人知道为宜。

    主妇祭祀完毕,全家人依次跪拜,由家庭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之前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包括在家的和外出的,还有灶王爷一份,都要算上,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分完之后,要先给灶王爷吃,然后大家再分吃。

    在泽州,中秋节的活动长至三天:农历八月十三发面、温柿子、备果品,八月十四做月饼,八月十五白天看望外婆、送月饼,参加庙会活动,晚上祭月、拜月、赏月。

    而月饼,是其中的一道重头戏。据介绍,珏山中秋节所用的月饼有细月饼、粗月饼之分,主要是素食和甜食,而且形状统一为圆形。细月饼就是现在常见的超市里出售的各式提糖月饼,珏山细月饼的制作工艺与其它地方的相差不大,只是表面的花纹和里边的馅料更具地方性。

    月饼做好后,外孙(女)要带着去看望姥姥。据当地流传的说法,这是娘家人对出嫁姑娘的一种思念,通过外孙(女)的行为来表现一种团圆。颇有趣味的是,按照当地规矩,外孙(女)送去的月饼里有一个不是圆的,而是咬了一口,当姥姥看到咬了一口的月饼就会很高兴,因为这代表着自己的女儿很平安。

    此外,因为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所以在中秋之夜前,归宁(回家省亲,多指已婚女子回娘家)的妇女必须返回夫家团圆,因此当地有“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的谚语。

    “中秋习俗之所以能在泽州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与泽州历史上饱受战乱不无关系。”泽州县民间习俗研究会会长孔庆祥说,泽州县地处太行山南端,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人们经受了太多的战乱纷争,渴望和平,向往团圆,并把这些情感寄托给了月亮,希望生活可以和它一样圆圆满满。

    近年来,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文件,使中秋民俗活动得到更为有力、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而泽州沿袭数百年的拜月、赏月等活动,特别是与之有关的大量的文献、史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习俗也在发生着改变。比如归宁妇女返夫家的旧规,现在因为很多是独生子女,早已不大讲究。有些虽然存在,形式却早已改变。(完)

中秋舞火龙 民俗传百年

    新华社香港9月19日电题:中秋舞火龙 民俗传百年

       记者高路

    中秋佳节,人月两圆。百多年来,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舞火龙的风俗表演在这里一年一度地上演。始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大坑舞火龙”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经世事变迁,却依袭旧礼,不曾更改。

    舞龙庆中秋

    9月香港的傍晚,暑气还未退去,铜锣湾大坑一带已人头攒动。

    远处渐渐传来清脆的锣鼓声,先有小童举着莲花灯、云纱灯开道,再有成年人高举“大坑火龙”的花牌,神情庄严地在游客的闪光灯下穿过窄窄的街巷。

    近了,近了,锣鼓声刹那间变得震耳欲聋。冒着烟雾,闪着火光,只见一条闪闪发光的巨龙蜿蜒着进入街巷。打头的是两只插满长寿香的“龙珠”,逗引着巨龙闪转腾挪;紧跟着是巨大巍峨的龙头、火光点点的龙身和灵动跳脱的龙尾。

    伴随着观众的阵阵欢呼,舞龙的师傅们忽而高举手臂,忽而俯身急行。手中的巨龙浑身插满点燃的长寿香,如活了一般扭转身体,呼啸着“游”入下一条街巷。

    据大坑火龙总指挥陈德辉师傅介绍,大坑舞火龙每年农历8月14日、15日、16日三天连续上演,共有300余人参与。其中124人负责龙身,35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负责重达70斤的龙头,30人负责龙珠,30多人负责龙尾。另有30多人负责音乐锣鼓,其余小童则打起莲花灯、云纱灯。舞龙队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安排一名组长负责在龙身上插香,指导队员舞龙的动作、步法,确保表演万无一失。

    百年民俗

    “大坑舞火龙”的习俗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1880年中秋节前夕的一晚,台风吹袭大坑村,有一条大蟒蛇吞食村里的家畜,被村民合力打死于破屋内。翌日台风过后,大蟒蛇尸体失踪,大坑村发生瘟疫,多名村民病亡。

    后村中父老获菩萨报梦,言于中秋佳节,舞火龙绕村游行,燃爆竹,可驱瘟疫。行之,果然奏效。村民大喜,自始每年扎制火龙,巡行全村,祈求合境平安。

    67岁的陈师傅告诉新华社记者:“舞火龙的习俗从1880年开始,今年是134年。除了日本人占领香港时中断过三年,其余都没有间断过。”

    陈师傅说,百多年来,火龙的制作工艺并没有太大改变。首先用藤条、麻绳制作龙骨,然后将珍珠草捆绑在龙身上,最后在舞龙时插上长寿香。制作成的火龙全长67米有余,分为32节,龙珠则是两只插满长寿香的沙田柚。

    陈师傅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时香港还可以放鞭炮,舞火龙时也会放。“那时放鞭炮很厉害的,我们舞火龙三天,全香港卖的鞭炮都不够用”。

    文化传承

    陈师傅回忆说,他11、12岁时便参与舞花灯、15、16岁开始舞火龙的龙身部分。凭着对舞火龙的喜好和热忱,陈师傅从1974年起担任舞火龙总指挥,直至今日。今年6月,国家文化部向陈师傅授予了火龙传承人称号。

    2011年,大坑舞火龙正式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师傅对此高兴不已。“舞火龙的传承得益于传媒的宣传,以及香港旅游发展局向全世界的推广。现在舞火龙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带动香港经济出一份力。”他说。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这项百年习俗,陈师傅所在的大坑坊众福利会经常向新搬来附近的住户介绍舞火龙的知识,还定期举办免费讲座,放映录像,开座谈会来培养他们的兴趣。陈师傅说,舞龙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13、14岁以上的都可以舞龙身”,初学者连续学习三个晚上、每晚两个小时就基本掌握了。

    陈师傅自豪地说,目前舞火龙的团队有相对固定成员200多人,而且每年都会有60、70人加入进来,年龄最大的80多岁。一些搬离大坑街坊、甚至旅居海外的老朋友,在中秋佳节都不忘回到大坑,舞一舞火龙。

尽管已年近古稀,陈师傅每年还会在中秋亲自舞龙,他的女儿、弟弟和侄子也都参与其中。“如果在大坑不参加舞龙会很没有面子的。”陈师傅笑着说。(完)


飞过

傲慢

番茄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华 发 新 闻 热 点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5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