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长春4月5日电(记者姚友明 张建 吴昊)“商店门口成堆成捆的黄纸和‘金元宝’不见了,十字路口也基本没人再去烧纸了。”回忆起清明时节家乡的变化,吉林长春市民宋凡感慨道。 在宋凡童年的记忆里,4月初的城市夜空总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纸灰味。夜晚只要有一阵风吹来,就会看到带着火苗的纸钱在地上翻滚;清晨出门,焚化的纸屑就会吹到人们脸上,用手一抹,白面书生就变成了黑脸包公的模样。 如此“清明忆故人”,起初只交织着普通公民的尴尬与难堪,然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日益庞大而繁杂的殡葬活动中“难堪重负”:虽然中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由土葬向火葬的变革,但各种豪华的塔陵、墓碑仍屡见不鲜,市民祭扫时仍把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作为“传统习俗”,这让中国政府不得不再启动一轮新的殡葬改革工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提出过“绿色殡葬”的概念:一部分人开始节俭办丧事,明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环节逐渐被剔除;另一部分人开始倡导让骨灰回归大自然的殡葬方式,比如通过花坛葬、江葬、海葬、植树葬等方式,让逝者的安葬和对其的祭奠方式都变得文明、环保。 然而,在中国传统殡葬文化中,“讲究风水”和“入土为安”思想依旧占据重要位置。一些商家紧紧“迎合”中国人这一心理,在全国祭祀高峰期推出“电子产品套装”、“豪宅豪车”、“驾驶证”、“银行卡”等种类繁多的纸质祭品,并积极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营销”。一时间,在坟间地头燃烧的祭品花样越来越多,燃放祭品的“讲究”甚至不减反增,这一度让“绿色殡葬”的进程受阻。 1991年3月,上海市首次举行了逝者骨灰撒海活动,开始撒海的骨灰数只有287盒,2001年达到1000盒。但据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统计,当地直到2009年的骨灰撒海盒数才超过2000,海葬人数在近20年时间内增长有限,只为当地节约了60余亩土地。在长春,一家公墓推出的400多个树葬墓穴用了将近八年的时间才全部售罄,“绿色殡葬”起初在中国“叫好不叫座”。 2013年以来,不时光顾的雾霾成为中国民众热议的焦点。“十面霾伏”的视觉观感令人不安,“自强不吸”的呼吸之痛也不断刺痛着公众的神经。除了政府出台一些“防霾”措施之外,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民俗出发,开始“从自身做起”对抗雾霾。 今年清明节前夕,长春市启动了第五届公益海葬启动仪式,“请先人回归自然,愿亲情溶存大海……”,带着鲜花、伴着泥土,在晴朗的天空下,近百位参与之前公益海葬活动的逝者亲属来到海葬纪念碑前进行祭奠活动。传统墓园里“烟熏火燎”、“纸灰漫舞”的景象已经消失不见,人们都沉浸在祥和、安宁的氛围中,通过更加环保、文明的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长春是一个“没有海”的城市,参与海葬逝者的骨灰要先被送到大连的指定海域。但这并未影响参与海葬逝者人数的增长。据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刘杰介绍,2010年,长春只有132位逝者参加海葬,到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累计到1337位。“今年我们目前发放了400份海葬申请表,我相信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都会加快海葬的‘普及’,毕竟‘生态殡葬’代表着我国殡葬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刘杰说。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付诚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让百姓普遍接受既环保又经济的“绿色殡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无疑将成为新的趋势。“雾霾感官上对人的刺激,客观上会让‘绿色殡葬’融入中国人传统的进程加快。”付诚说,“只要政府辅以相关政策并坚持下去,殡葬、祭奠方式的移风易俗最终肯定能够完成。”(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