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坎帕拉10月18日电通讯:在乌干达追踪山地大猩猩 新华社记者袁卿 大猩猩以高大凶猛、不可接近的印象示人。为调查山地大猩猩保护工作成效,乌干达每隔5年对布温迪国家公园的大猩猩进行数量普查,今年是第四次。新华社记者在普查行动接近尾声时跟随乌干达记者采访团走进布温迪国家公园森林,追踪了一个名为“oruzogo”的大猩猩家族。 追踪山地大猩猩绝非一路坦途,甚至可以说是一项挑战,但也是陶冶性情的自然之旅。 记者一行首先驱车400多公里从首都坎帕拉到达布温迪国家公园附近,然后在盘山的崎岖泥路上颠簸近3个小时才到达公园大门。 第二天才开始真正的追踪大猩猩之旅。向导带领大家在繁密的森林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停下来讲了几点注意事项:游客需扔下登山棍;观察大猩猩的距离不宜超过7米;拍照过程中不能使用闪光灯和照明设备……向导借此提醒我们已经距离大猩猩家族不远了。 在继续艰难行进约20分钟后,记者看到前面的同行突然拿起照相器材拥挤在一处,于是我顾不上陡峭山路,急步上前,看见了第一只山地大猩猩。那一刻,内心无比激动,屏住呼吸,按下了快门无数次…… 山地大猩猩毛发较其他大猩猩长且黑,因而可以生活在较高海拔及较冷的地方,它们手臂较短,生活在地面上而非树上,双脚更像人类的脚。 此时,向导没有循着原来的小路前行,而是用手中的利刀悄无声息地砍下路旁的树枝,开出一条条“小道”,小心地寻找附近的其他大猩猩。 距见到第一只大猩猩半小时后,记者终于见到了一只银背大猩猩,他正悠然自得地吃着新鲜树叶。 通常一个大猩猩的群体以一只雄性为中心,数头雌性和幼仔组成。雄性大猩猩长到13岁性成熟后更以背上泛银光的毛发而闻名,它负有解决种群内冲突、决定种群行为和保护种群安全等重任。大猩猩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成年雄性大猩猩每天可以吃二三十公斤的植物。 看到银背大猩猩,当然要抓住机会以最好的角度和最近的距离来拍摄和观察。在被围观好一阵子,大猩猩终于发出了叫声。几名记者顿感紧张,小声地问:它生气了吗?会攻击过来吗?结果它吼了两声,缓缓起身徐徐离开,此时可清晰看到它背部的银色毛发。 大猩猩使用不同的叫声来确定自己种群内的成员和其他种群的位置,有时发出威胁的声音,甚至敲击胸脯。 忽然听见头上的树叶吱吱作响,抬头一看,一只幼年大猩猩正攀在粗壮的藤上看着我们,显然它已基本适应了人类的接近。 布温迪国家公园保护区域负责人埃祖马介绍说,山地大猩猩一般需要两年时间来让其适应人类,此次我们追踪的“oruzogo”家族共有23只大猩猩,正处于适应人类的阶段。 作为与人类相似度最高的生物物种之一,大猩猩目前主要生存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的丛林中。虽然学界对其种类尚无定论,但基本认定可分为低地大猩猩和山地大猩猩。目前全世界山地大猩猩仅有800只左右,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处于极危状况,也被评为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之一。 稀有的山地大猩猩主要分布在刚果(金)、卢旺达和乌干达3国交界处的维龙加地区。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这一地区的山地大猩猩约有480只。此外,乌干达布温迪国家公园还有302只山地大猩猩。 埃祖马告诉记者,这个国家公园有9个大猩猩家族可以追踪,另有一个家族仅供研究人员接近。所以,布温迪国家公园每天的游客接待量不超过72人。 在探访途中,我们找到了大猩猩4天前的粪便、大猩猩喜欢吃绿色植物。工作人员特别提醒:人们如需在途中如厕,必须挖坑不浅于0.3米,将粪便就地掩埋,以防止将有关病菌传染给这一珍稀物种。 从事山地大猩猩研究12年、主导本次数量普查工作的德国某研究机构研究员玛莎·罗宾斯告诉记者,除数量极少外,目前大猩猩最大的威胁是森林面积的减少,此外人类的猎杀和疾病传染也是其濒临灭绝的重要因素。 在谈到此次大猩猩数量普查工作的意义时,她介绍说,这是继2006年来第二次利用基因测试方法进行的数量调查,能更精确反映该地区大猩猩的数量变化情况。同时,当地工作人员会协助她和其他研究者在不同区域内寻找大猩猩的栖息场所,继而收集附近的粪便,再利用遗传分析法来避免重复计算同一群山地大猩猩或用以重新确定不同的大猩猩群。 参与此次山地大猩猩追踪的记者除新华社记者外都是当地人,其中大部分同行也都是第一次追踪山地大猩猩。一位名叫尤利乌斯的视频记者在拍到如此珍贵的山地猩猩后打趣说:“只要能亲眼看到山地大猩猩,付多少钱都要来!” 茂密丛林中,山地大猩猩正无忧无虑地嬉戏着,记者抬头一瞥,山间薄雾弥漫,听见鸟儿清脆低吟,闻见泥土和绿植倾吐呼吸,顿感心旷神怡……(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