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纪录片《重读抗战家书》在央视播出,张自忠、彭雪枫、左权、赵一曼……观众从那一封封浸染着战火硝烟、洋溢着家国情怀的家书中,重温英烈们谆谆之叮咛、浓浓之亲情,深受教育和震撼。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家庭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职业教育,它靠的是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灵琴弦,扣的是人生第一粒纽扣,在润物无声中培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作家老舍先生认为:“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建设新时代的家风,也需要通过“生命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大力倡导的美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建议全党读《触龙说赵太后》,感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意。周恩来也曾要求所有革命后代,切不要像因为有“吃不倒的铁杆庄稼”而沦为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 不良的家风,如同鲜花掩映的陷阱;错位的亲情,好像温柔软滑的绞绳。周永康、苏荣、令计划等“大老虎”落马的背后,都呈现家庭式甚至是家族式贪腐的特征。正是因为家教不严、家风不正,让他们把家庭当成了权钱交易所,把家人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结果,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 家教,因为是关起门来话短长,有的人便脱掉面具,说一些歪道理,授一些潜规则,传一些关系哲学,谋一些不义之财。刘铁男就教育儿子“要学会走捷径”。徐其耀也在家书中教育儿子,“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这种变味的亲情教育,与党纪国法相背离,与崇德向善相脱节,名为爱子顾家实为害子累家。 “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小家与大家、家事与国事的取舍,是一个人家教好不好、家风正不正的试金石。何叔衡寄语后人:“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对人的影响离不开鼓励、规劝或提醒,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亲情教育,“三分靠说,七分靠做。”生活在一个家风淳正、相亲相敬的环境,耳濡目染中自然会增强价值认同,实现道德传承。陈云对子女要求非常严厉,除了言教外,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地去做。他吃饭总是把盘子吃干净到能照出人影,用铅笔直到手实在握不住了才换掉,家里的水池旁贴着“节约用水”的纸条……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塑造了子女们勤俭、自律等品质。 鲁迅先生曾说:“是弹琴人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只有找准曲谱、善用亲情,去弹拨家人心上的“弦索”,才能在心与心的共鸣中涵养新时代的家风。辛士红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