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改变中国人生活和就业方式

2011-5-24 11:37| 发布者: 还是那片枫叶| 查看: 966| 评论: 0

摘要: 5月24日,2011年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家轨道交通及相关企业汇聚一堂,展示最新的研发成果,寻求合作伙伴。 ...
新华社记者褚晓亮
宗巍
姚湜


5月24日,2011年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家轨道交通及相关企业汇聚一堂,展示最新的研发成果,寻求合作伙伴。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轨道交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发展轨道交通。”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区域销售经理维克托·尼典说。


维克托·尼典多次到过中国,他说每次来都感受不同,“像欧洲一样,城市轨道交通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维克托·尼典的感受折射出轨道交通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推手”作用。随着“地铁热”等轨道交通建设热潮在中国很多城市的上演,人们的出行方式乃至就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家住吉林省吉林市的张聪,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去了一趟长春。一天时间里,她不仅参加了同学的婚礼,还到伪满皇宫博物院玩了一圈。“这多亏了今年初开通的长春和吉林之间的城际快铁,不仅省下了大把时间,出行也更加方便了。”张聪说。


在长吉城际快铁开通之前,长春和吉林之间的车程约为一个半小时,快铁开通后,两地的往来时间缩短为30分钟左右。快铁开通让两大城市趋于“同城化”,两地往来旅客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不仅有像张聪一样游玩的,还有很多异地找工作的。


前几天,长春市召开了一次就业博览会,来自吉林市的应聘者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在A地工作,在B地居住”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


“长春市工作机会多,吉林市房价便宜。随着长吉快铁的开通,到长春找工作的吉林市人在增多,而到吉林市买房子的长春人也在增多。”长春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张扬说。


长吉城际快铁只是中国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的缩影。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条实现“公交化”运行且时速达200公里的广深城际铁路启动运营。这条线路的开通,使得在香港工作、在广州、深圳居住成为可能。


经过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借助快捷的轨道交通,扩大了生活就业的半径。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推动下,轨道交通建设提速,越来越多居民开始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


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增多,堵车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为了缓解出行难,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外,遍布中国各地的二、三线城市也将目光投向了轨道交通。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投资轨道交通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武器。


作为中国的“汽车城”,长春市也正在受到堵车的困扰,预计2020年长春市中心城区居民将达到420万人。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出行难”,长春市编制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计划建成由7条轨道线组成的放射式线网,总长度达到256.9公里。


不仅是长春市,在中国很多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如火如荼发展中。


一些专家表示,交通模式是影响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轨道交通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放大,使得人们能够便捷地选择心仪的“栖息地”。此外,轨道交通的普及还改变了人们依赖汽车的出行方式,缓解交通压力,减少排放和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放眼世界,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世界轨道交通发达城市的经验来看,轨道交通的发展将会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沿线形成一个个集商业、娱乐、休闲、文化等于一体的“优质生活圈”,而这也为中国发展轨道交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完)

本文内容由 还是那片枫叶 提供


飞过

傲慢

番茄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华 发 今 日 新 闻
    华 发 本 周 热 点 新 闻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8 1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