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开罗12月10日电通讯:动荡中坚守梦想的阿拉伯青年 新华社记者郑一晗 潘超越 26岁的巴勒斯坦青年扎耶德接受采访当天,他的家乡约旦河西岸又一名10多岁少年在冲突中遇难。早就习惯了面对伤亡的扎耶德,选择用科学发明疗愈这个国家的创痛。 “巴勒斯坦有太多因冲突致残甚至瘫痪的人,除了悲伤,我想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经过多年钻研,扎耶德成功搞出一项通过眼睛来控制轮椅的发明,使那些因残疾而无法行走的同胞看到了希望。 眨眨眼,轮椅就能开启;眼球向两边转,轮椅就能左右移动……这位留着寸头的发明家耐心地向记者介绍着每一个细节,瘦高的身体里似藏着一股用不完的力量。他说,为了尽量让残疾人买得起机器,他试图将每一个零部件的成本都控制在最低。 扎耶德忘不了那些前来试验轮椅的残疾人,他们的眼神从失望,到惊讶,再到狂喜,不断改进发明的过程中他一步步靠近梦想。“记得第一个参加试用的男孩成功用眼睛启动了机器,大家一下子兴奋地尖叫起来!” 在巴以冲突的阴霾下成长的扎耶德对自己的前途却从未悲观,他立志为贫弱的祖国多做点贡献。“发达国家曾以优厚条件请我去做研究,但我拒绝了。”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坚守梦想,他的发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褒扬。 今年12月,阿拉伯国家联盟下属的青年组织将“杰出阿拉伯青年”的奖杯颁给了扎耶德,以表彰他在科技发明领域为青年作出的表率。扎耶德来到埃及,与40余名来自各个阿拉伯国家的获奖者相聚,而像他一样在动荡环境中成才的青年受到了格外关注。 已过而立之年的埃及青年伊马德同样从数百名提名者中脱颖而出。这位在通讯社工作的资深记者,凭借其阐述埃及变革后社会现实的《革命与人权》一书,被组委会授予特别奖。 “对青年来说,经历动荡有时也意味着机遇。”也许是因着与年龄不相称的一头白发,谈吐深沉的伊马德显出了几分长者的气质。 自2011年初以来,埃及经受了持续社会动荡。这让伊马德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为写书操劳的那些日夜,也是伊马德负梦前行的一段路程。两年多时间里,他走访了大量政府官员和市井平民,汇集到最真实的声音;忙完一天的本职工作后,他还常常为了推敲书稿一夜不眠。 伊马德说,目前埃及失业率高企、通货膨胀严重,很多年轻人陷入迷茫。为此,他想用自己的笔启发他们理性思考。“青年人是最受社会变革影响的一批人,因为他们最有活力和能量,”他说。 梦想如风帆,总能在惊涛巨浪中为人找到远行的方向。动荡中,阿拉伯青年们坚守梦想的身影绚丽而执着。 扎耶德说,对一个国家而言,青年人的智慧和创造是比石油还宝贵的财富。为梦想,扎耶德和伊马德们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