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文化复兴 科学为基

2011-11-18 03:22| 发布者: 还是那片枫叶| 查看: 1202| 评论: 0|原作者: 还是那片枫叶

摘要: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科技发展迅猛改变世界的今天,文化与科学也须臾不可离。高度重视 ...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16日电述评:文化复兴 科学为基

新华社记者姜岩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科技发展迅猛改变世界的今天,文化与科学也须臾不可离。高度重视科学,促进科学与文化融合,构建和传播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现代文化,是建设现代文化强国、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环。

工业革命之前,文化和科学并非泾渭分明,甚至可以说紧密相连。科学伟人往往也是文化巨子,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是近代科学奠基者之一,牛顿则一直认为自己的物理学成果属于哲学范畴。

实际上,科学进步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和传播手段,科学进步也丰富了文化创作内容,科幻电影《阿凡达》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高科技的结晶,是现代文化与科学有机融合的典范。同样,科学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熏陶,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尔认为,一切科学发现中都包含着非理性因素。

时至近代,科学发展愈加细分和专业化,这是一种必然,但“分家”走到极端既不利于科学发展,也不利于文化繁荣。文化与科学“分手”的后果是,一方面很多文化从业者变成“文科生”,欠缺足够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很多科学工作者人文素养不够。

事实表明,脱离科学基础,文化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难以适应时代;离开人文情怀,科学发展也很难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重建文化与科学的“联姻”是时代的呼唤。

古代中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从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是中华文化吸收了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成果之后的复兴,应该把科学融入“基因”。

尽管中国与近代科学的兴起无缘,但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曾有过科学萌芽,甚至曾给近现代科学以启迪。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对新华社记者说:“很多西方人只知道古代中国人会写诗,但不知道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很大,经济发展很成功……应该说,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就没有现代科技。”

古代中国有丰富的文化和思想资源,却没有诞生科学体系,最终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这一事实既令人痛心惋惜,也昭示后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该融入科学的“基因”,当代科学的发展也应该从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

2011年8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屠呦呦多次强调,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能为世界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医中药是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一些专家认为,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对现代科学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尽管人类已进入21世纪,但世界范围内,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仍严重不足,愚昧现象层出不穷。即便在发达国家,科学素养也不容乐观。前些年的统计表明,只有48%的美国人和41%的欧洲人知道“电子比原子小”,仅65%的美国人和48%的欧洲人知道“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

在世界范围内,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依然困难重重。科学家常抱怨公众的科学素养太低,他们的新成果越来越难获得理解;而公众则抱怨科学家普及不够,缺乏足够的渠道获得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

这一现实启示人们,科学传播离不开优秀的文化产品。达芬奇画作具有美感的背后,是解剖学和几何学、光学的成果;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科普作品之一,不仅因为其基础科学原理的阐释正确,也因为其文字优雅、通俗易懂。

人类历史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往往也是科学进步、知识普及、大师辈出的时代。可以预期,通过科学和文化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在科学和人文素养普遍提高的前提下,中国必将在21世纪迎来这一伟大时代。(完)

飞过

傲慢

番茄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华 发 新 闻 热 点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5 07: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