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来源:华侨新闻报 本报记者龙全、赵然报导 博茨瓦纳贸工部新政出台后,在博接近3万华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了华人的骚动和恐慌。今年7月至8月间,博茨瓦纳政府组织贸工部、移民局、城市管理部门、警察局等多部门成立联合检查小组对所有华人商城进行大规模的检查。许多华商经营受到重创,华人店铺关门,难以为继,华商面临转行,甚至是撤出博茨瓦纳的境地。华人民众称这次事件为“软排华”。这次华人危机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非洲地区极为罕见。这场危机如果处理不当极易演变成外交事件。然而博茨瓦纳政府为何突然间大手笔出台针对华人的限制政策?华人在博茨瓦纳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对于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博华人应该如何去做?本报就此事件特派记者前往博茨瓦纳进行调查和采访。 “博茨瓦纳华人贸易危机”事件背景: 博茨瓦纳政府为鼓励及保护本土公民零售业的发展,9月初,博贸工部出台新贸易法规,其中诸多条款对外籍投资者设限,目的是为保护当地零售业及带动本国就业。其中,尤其对外商经营服装业的营业执照申请及续签做了严格的限制,致使多数华商受其影响,投资信心受挫。 博贸易法修正之后,对外商所经营之商铺进行严格排查,尤其对中国商铺的排查更为严格:营业执照的合法性,营业执照规定经营的类目是否和实际销售的相符,经营人员的身份是否合法等,一系列的检查措施令中国商铺在运营上如履薄冰。特别在服装类的商铺将无法在申请或换领延期执照而家具装饰、电器五金等方面还可以继续申请,但申请过程将会非常严格。 博当局也在近期通过大力检查、停封外资商铺运营及法律程序上的经验对其贸易法以及规章进行完善。在过去几个月里,大多“受害”商铺均来自华商,致使博当局将目光以及注意力多部分集中在华商身上,并且一旦查出问题,对华商身份再申请上也追加了难度乃至直接拒绝。博当局部分不法人员,也发现部分华商经营存在诸多漏洞,对华商百般敲诈。在经受敲诈之后,部分华商不思整改,仍坚持我行我素经营,不得不面临“检查人员的屡屡光顾”。 华人商铺普遍拥有的杂项和精品店、餐馆、家具、批发distributor执照类目,其中前两项执照已经在2011年9月6号的新法规中被取消,且现有的执照在到期后将不再续签;餐饮执照未受过多影响;批发与distributor后两项类目执照申请,附带1500平方米店面的新申请要求,且只限于批发,但已有的执照到期后可否延签,在法规中规定的不可再延期的执照类别中没有这两项,但最终是否可延签还要依照博当局的具体执行情况而定;此外,家具类目执照似乎没设过多限制。 由于众多华人商户都以卖服装、鞋类为主,现只能陷入无奈。博茨瓦纳一般性服装营业执照早已在法规中规定仅限当地人使用,只因中国人钻空,一直在杂项中列有服装而进行服装零售,而现博政府既然取消了杂项执照,预计将严格执行这一法规。现若仍想从事服装贸易或服装清货的华人商户只能根据博法案第15条第三点,与当地人(有居民身份的人)进行合营,当地人占至少51%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法案第15条第一点中规定,博茨瓦纳部长有权随时更新法规规定,规定其中任何一项营业执照类目只限100%当地人经营。 “软排华”政策新发展 为了保护华人华侨的利益,减少或避免因新政策给华商带来的损失,中国驻博使馆、在博侨团、华侨社会各阶层为此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与博贸工部、外交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大力度的交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在博华人华侨组成了华商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在博华商各项事宜。 10月11日,中国驻博使领馆收到贸工部关于新营业执照申请补充规定回函。回函表示,按照法规第30条,部长对现已持有营业执照的外籍商人给予豁免条款,可重新申请相同贸易类目的营业执照,而不仅仅为本土公民保留;取消了对现持有营业执照华商续签新执照附带的1500平方米店面的新申请要求,但此豁免条款仅限于华商已持有执照上所匹配的店址。 回函还包括了新补充的更为严格、明确的经商实体面积及规模的要求。如:微型企业,员工人数少于6人,年营业额应高于10万普拉;小型企业,员工少于25 人,年营业额应为10万零1普拉至150万普拉,中型企业,员工25人至100人,年营业额为150万零1普拉至500万普拉。此外,回函称,豁免新条例已在2011年10月7日的博政府公报上刊登,现华商可按新条款规定申请新营业执照,有效期为一年。 针对此次华人贸易危机,所有在博华人都应该认真的反思,如何才能找到一条新的、适应当地政策的发展之路。 10月14日下午,中国驻博大使馆刘焕兴大使召集博茨瓦纳华人社团、华商代表,共同商讨华人在博茨瓦纳经营和生活。参会各方对旅博华人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总结,并对华人以后的经营和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以重振华人在博投资信心,促进在博华人更好发展。本报代表也出席了该会议,参与了相关问题的探讨,并采访了多方与会代表。 目前在博华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部分华商急功近利、证照不全、违规经营、且对当地人态度不友善,这是造成博政府及民众对华商不满的主要原因。这些行为不利于华人的整体形象及在博经商、生存的大环境。 华商之间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例如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这些行为直接导致华商经营和生存的不稳定,也对博茨瓦纳经济造成了影响。 在博华人华侨生活和经营范围较为单一,并没有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对当地法律法规及政策动向了解甚少。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博茨瓦纳政策多变的影响。另外,在博经商的华人对当地社会少有贡献,对当地回馈太少。 就在博华人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会代表们提出了有积极意义的建议。 首先,博政府在对市场的严厉整顿后,随着博政策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国家贸易相关法规只能持续收紧,无放松可能。博方在日后的例行检查中一旦发现违规现象,仍会采取吊销执照、遣返回国等严厉措施,且无回寰余地。华人华侨务必尊重当地人及当地法律法规,合法经营。 其次,广大旅博华商应居安思危,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实现投资多元化,扩大经商及发展范围,以避免饱和的单一竞争性贸易受博多变政策影响,此举也符合当地政府要求的经济多元化政策。博国农业落后,部分地区的土地肥沃,发展潜力巨大,且当地政府鼓励制造业、农业投资,旅博华人可尝试该领域投资等。投资多元化不仅利于自身发展,提高华人影响力,而且还可为博经济及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在博华人除规范自身经营外,还应在努力改善华商整体环境上多做工作,要积极的参与到当地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去,积极为当地慈善事业做贡献。通过公益事业提升华人的形象,无疑是一种互益的行为。华人华侨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能从公益事业中获得很大的收获。 第四,在博华人企业应当加入博茨瓦纳当地工商人力资源联合会(BOCCIM),有利于华商多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及政策动向,并可向当地政府传达华人的声音和诉求。 本报记者对中国驻博刘焕兴大使采访摘要: 问:博政府出台新贸易政策是否带有警告意味? 答:这一点确实如此。博茨瓦纳新的贸易政策主要是告诫外国经营者要遵守博当地法律,依法经营,否则将会受到严厉惩罚。 问:此次事件是否是“软排华”?使领馆将会对这些政策采取怎样的措施? 答:对于“软排华”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博政府新政策并非有意针对华人,而是针对所有不正当经营的外国人,包括印度人等。但是在博经商华人众多,受影响的程度较大。 本报记者对中国驻博大使馆郭斌主任采访摘要: 问:针对在博华人内部存在的一些矛盾,驻博使领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答: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博华人出现,是海外华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华人无序经营,互相压价等,这无形中损害了华人在海外的形象。为此,大使馆提出在博华人建立华商协调小组,规范华人经营行为,努力解决无序竞争问题,提高华人法律意识,加强与当地社会各界沟通等。大使馆下一步工作将把重点放在具体问题制定具体措施,以促进在博华人更好的发展。 问:是否大使馆和在博侨团不希望更多的华人来博投资? 答:使馆依然支持有实力的华商来博进行投资,包括农业、技术等行业都是很好的投资项目。但是在博一般贸易已接近饱和,其“淘金“黄金期已经过去,华人不应贸然来博进行投资,必须了解现行贸易政策,做足投资前的功课,避免因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 对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南庚戌采访摘要: 问:此次事件是从何时开始的? 答:华人贸易危机最初发生在6、7月,博政策出台是在9月2日。在政策出台之前,博针对外国人的清查行为已经开始了。 问:为何博茨瓦纳政府会出台这样的政策? 答:直接原因是有部分华商在没有取得经营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建设商城,开始了经营活动。但是长期以来,部分华人确实存在着违规经营、以次充好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损害了华人在博形象,也对博茨瓦纳经济造成一定影响。 问:针对此次事件,对其他国家的华人华侨有何借鉴意义? 答:提醒广大华人华侨从细节着眼,除规范自身经营外,还应在努力改善华商整体环境上多做工作。通过公益事业提升华人的形象,无疑是一种互益的行为。为华人华侨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类似这样的博茨瓦纳博茨瓦纳“华人贸易危机”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坦桑尼亚、西班牙、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多次发生。在指责当地政府反感或歧视华人的同时,必须也应该看到旅外华人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加以纠正,这对每一位旅外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任何人都不想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顷刻间毁于一旦。目前,在博华人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深刻的教训,相信其必定能痛定思痛,努力调整经营思路,促进在博华人朝跟好的方向发展。此次事件也为其他海外华人敲响了警钟,希望海外华人能够认真的思考和反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几次著名的“排华”事件 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5月排华暴乱”,在这场大规模的排华运动中,夺走了数千条华人的生命,数以千计的华人社区的店铺遭到摧毁和焚烧。 2003年7月的菲律宾马尼拉的排华宣传,对华人名誉造成恶劣的影响。 2004年9月份西班牙东部城市埃尔切发生了一起针对当地华人鞋商的示威抗议活动。抗议分子放火烧掉了该市中国鞋城的50多位中国鞋商店铺和鞋城仓库内价值十几亿元的温州鞋,损失达800万元。 2006年4月18日,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发生骚乱,波及当地华人的人身、财产安全,60多家华侨华人店铺被焚。 2008年11月20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坦政府和移民局以检查中国人护照和工作签证为由,将在坦华人带到移民局。这些在坦华人被强行抓到移民局后,先被关押在环境恶劣的地下室,后被集中到狭小的一层。在经过10个小时左右的无果等待后,部分华人交钱放人,部分华人被关进警察局。整个事件过程中,坦政府和移民局未作任何解释和说明。而所有被抓华人,都是在不容许做任何解释和说明的情况下被强行扭送上警用囚车带到移民局的。 博茨瓦纳华侨总商会贸易协调小组介绍 随着来博开展经营活动的华人不断增加,部分华人某些问题给博茨瓦纳政府和当地居民对华商造成些负面印象:一是建筑行业国内劳务人员派出数量较多,当地政府希望中国公司能更多培训当地人劳动技能,解决更多当地就业,同时报怨部分中国公司不够重视当地雇员权益和劳动保护;二是批发零售行业主要由在博华人经营,政府和当地部分媒体评论华商销售的产品部分质量较差,且经营网点较多导致当地店铺倒闭,有挤占市场嫌疑。而华人商店经常出现偷漏税现象,当地政府认为对当地回报也较少。于是博茨瓦纳政府收紧对华商经营执照审批和发放,造成华人市场面临关门的问题,在博华商纷纷请求大使馆和商会帮助解决。 为了更好的向博茨瓦纳政府反映大家的诉求,更好的保护广大在博华商的合法权利,博茨瓦纳华人华侨总商会联合最广大的华商群体共同努力,集中反映广大华商的意志和力量,在博茨瓦纳华侨华人总商会倡议下,江西同乡会和福建同乡会积极响应,成立博茨瓦纳华人华侨总商会贸易协调小组。 华人华侨贸易协调小组的宗旨是:以合法之途径协调华商与当地政府关系,维护华商正当权益,以多种形式,引导华商合法经营,从而利于华商长期发展。 主要职能: 一,为广大华人华侨商贸方面的咨询服务; 二,建立华人华侨的贸易标准; 三,建立广大侨商与博国政府之间的桥梁; 1,成立顾问团,顾问人员应包括当地相关部门政府官员。 2,指定华商经营规则指出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 3,制定定期或非定期的检查或抽查制度。 4,制定举报及听证会制度,一旦发现有华商违反规定,可呈送听证会裁定。 5,清理不法或不规则的华人代理。 6,提高法律意识,聘请常任律师。 7,设立固定办公室并聘请常任秘书。 8,加强与当地媒体的合作。 9,定期举行与政府间的座谈或谈判机制。 10,尝试制定大件或常规商品,价格公开制度,制定指导价格。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