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题:迈向世界的中国国家通讯社 新华社记者 陈雍容 马述昆 1944年9月1日,一个新的无线电讯号出现在美国西海岸,它来自12000公里以外中国黄土高原上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窑洞。 这一电头为“新华社延安”的讯号传递的信息,被美国工作人员摘取最重要内容编辑成册,分发给华盛顿400余名高层官员,使他们看到了中国华北战争图景。他们对中国时局的看法有了急剧改变。 这是新华社(前身为红中社)自1931年成立以来第一次远距离传播英文电讯电波,向海外发出自己的清晰声音。 67年后的今天,记录了新华社这份英文电讯的稿纸,已经作为美国国家档案,保存在马里兰州联邦传播委员会档案库里。而在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一块闪烁着“新华通讯社”字样的巨大广告牌24小时滚动播放来自新华社和中国的文字及图像,在全世界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向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全新的中国。 而在新华社的北京总部,现代通信技术早已取代了初期的无线电信号,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以7个语种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方式向全球播送国际国内新闻。 (小标题)初出茅庐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紧随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从瑞金的茅屋、延安的窑洞到北京城中央的新闻大厦,新华社已经走过了80个年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华社开始努力建设国家通讯社。到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后,中央提出新华社应成为世界性通讯社。”回忆历史,曾任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和布拉格分社社长的杨翊说。 1948年春天,根据中共中央安排,新华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建立了首个国外记者站,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吴文焘是第一批在布拉格发出中国声音的记者之一。 当时的布拉格是与西欧关系最密切的东欧国家首都,也是东西方交通枢纽。吴文焘的主要任务是向海外报道解放战争的消息和解放区的情况。 “当时正是我们的解放战争激烈进行的时候,当我军主动撤出延安,东欧国家的有些同志就不理解地问,你们怎么把自己的首都都丢掉了,等于丢掉了你们的莫斯科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吴文焘在一篇回忆录里写道。于是他和同事们为东欧几个国家的党报,如捷克的《红色权利》、波兰的《人民论坛》等撰写介绍解放区情况的文稿。 他在布拉格写的第一篇英文稿件名为《当前中国的情况》,由捷克广播电台播发。当时捷克广播电台邀请他去录音室现场参加广播,并向听众讲了几句中文。次日,该稿件被转载于《广播新闻周报》,杂志的封面图片是由他提供的一张醒目的标明解放区所在位置的中国地图。 随着海外播报工作进一步铺开,伦敦分社、平壤分社也在新中国成立前相继建立;新华社根据党和政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要求,逐步增加驻外机构数量,从1956年的10个驻外分社发展到1965年的51个,并在32个国家聘用了外籍报道员。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中国成功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新华社记者的身影也开始活跃在各大国际会议上,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新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老一辈新闻人的回忆中,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华社从国家通讯社走向世界通讯社的重要里程碑,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参加的大型重要会议。 参加过报道的杨翊清楚地记得,日内瓦会议的日常报道由新华社负责,除了完整记录大会情况,还安排了不同角度的评论、综述、通讯、特写、散记、花絮等形式的报道。这些稿件全方位表达了中国政府的主张和立场,被一些参会的外国记者称为观察中国政府意向的“寒暑表”。 在老一辈新闻人看来,虽然面临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新闻媒体的压力和竞争,但是新华社的国际会议报道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世界舆论的长期垄断,并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 “通过这次会议,与会国对新中国有了些了解,也增加了兴趣,都想进一步认识中国。中国通过这次会议,也了解了这个世界。”杨翊说。 (小标题)“把地球管起来” “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在1955年对新华社提出了这样的期望。新华社开始向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迈进。 曾任新华社副社长的高秋福认为:“把地球管起来,一方面是把全球的情况尽力纳入我们的眼底,为我所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就是要尽力抢占国际新闻舆论阵地,让世界了解我们,认知我们。” 1966年2月,新华社对外新闻翻译部成立,开始把对外播发的中文新闻翻译成法俄西班牙阿拉伯和印尼文,通过专线向世界各地特别是向亚非拉地区播发。 “由于意识形态的偏见,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真实情况基本上是封锁的,我们的新闻根本不可能在西方许多媒体落地,新华社的新闻稿只是作为对方编辑部门了解中国观点的参考而已。因此我们的经营重点应该放在第三世界,我们的战略任务是打破西方通讯社的垄断。”另一名前副社长曾建徽这么描述当时的情况。 曾先后在雅加达和伦敦驻站的彭迪回忆说,印尼外交官喜欢看新华社新闻,而伦敦人士认为东方新闻数新华社最多,时效也快。 上世纪70年代任坦桑尼亚分社记者的钱文荣则说,新华社新闻在当地“影响大”,坦桑尼亚中学老师讲国际政治课时曾以新华社新闻稿当教材。 此后,“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友好往来的大门,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被剥夺22年后也终得以恢复。由此,新华社驻美国分社、驻联合国分社先后成立,填补了在美国没有常驻记者的空白,中国声音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也开始逐渐扩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发表的《世界交流报告》列举的世界主要通讯社中,新华社与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路透社和埃菲社一起榜上有名。 截至目前,新华社共有162个海外分社,到2020年计划发展到200个左右。另外到2011年8月底,新华社的新闻已经拥有2526家海外机构用户。 新华社已经从建立在一部半电台基础上的“茅屋通讯社”发展到多语种、多媒体、多终端的全媒体集团。近年,随着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文台、英语台的相继开播,新华社电视节目的卫星信号目前24小时覆盖亚太、北美、欧洲、中东、非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建成亚太卫星台、北美卫星台、非洲卫星台等8个直属台和附属台。 在香港、澳门、奥克兰(新西兰)等地的170万户家庭的有线电视终端上,观众们可以收看到新华社记者身着防弹衣在利比亚的镜头前报告新闻,也能第一时间观看到“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太空中对接的情景。 (小标题)与世界对话交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愈发举足轻重,整个世界也不断向这个东方大国投来更多关注目光,国际主流媒体也开始更加依赖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国媒体作为它们的消息来源。 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灾难发生当晚,在google新闻搜索中可以找到14613条有关中国地震的英文新闻,其中9276条引用了新华社报道。此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国际先驱论坛报》主流英文媒体也大量引用新华社英文消息。 而在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的一举一动更置身于全世界的聚光灯下。“中国经济打喷嚏,世界会感冒”这句话常常出现在西方人的话语里,任何关于中国经济的动向和言论都在引起层层波澜,同时也存在一些偏见与误解。 2009年1月2日,即将离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大量储蓄造成的国际经济失衡为国际金融危机埋下“祸根”。无独有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其他英美人士也发表过类似“高论”。 针对这些“怪论”,新华社连续播发了一系列摆事实、讲道理的稿件,深入分析了其误导国际舆论的不合理之处。 这些稿件相继被路透社、BBC、美国《商业周刊》、《卫报》等百余家海内外主流媒体连续采用。2月3日,卸任后的保尔森也给新华社发来了声明,对自己的不当言论进行了说明。 同时,新华社记者的身影还出现在柬埔寨丛林、海湾战争前线、南斯拉夫战火中,从现场发出传达第三世界国家声音的客观报道。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4分钟后,新华社即发出快讯,时效超过所有外国通讯社,而后客观充分报道了战争全貌。当时的《喀麦隆论坛报》总编辑说,西方通讯社很少报道伊拉克官方言论、部队战况及某些国家同情伊拉克的情况,甚至进行歪曲报道,但新华社却基本上如实报道,非洲报纸很需要这种稿件。 面对日益增加的关注和影响力,新华社也在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寻找答案:表达的渠道已经逐渐具备了,中国新闻如何才能生动有效地表达?在西方主流声音对中国形象仍存在不少误读之时,如何用外国受众习惯的方式和技巧讲述中国发生的故事,传递中国的声音? 现任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如是说: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国际舆论环境空前复杂、世界传媒格局深度调整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开展多元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在世界传媒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为共同构建和谐世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尽管80岁对于人的一生已为耄耋之年,然而对于这个即将迎来自己生日的新闻机构来说,一切仅仅是个开始。新华社将怀着一颗永远年轻的心,继续和中国政府一起探索与世界对话的最佳途径,见证、聆听和交流,与各国互利共赢,推动和谐世界的形成。(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