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来源:中国青年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会议认为,对接相关国家建设和发展需求,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运用商业模式,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仅是扩大国际投资经贸合作的重要机遇,可以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也是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1月28日 中国政府网)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之下,政策性的倡导中国装备更多“走出去”是很必要的。我国经济需要新的“增量”,传统型产业发展已饱受国家资源环境的制约,一些行业产业尤其是部分装备制造业已呈“过剩”状态,这都需要通过“走出去”来找到新的市场和突破口;国际上,很多国家需要中国这样的基础产业支持,需要中国装备的输入。这无疑给中国装备和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战略契机。由此观之,中央政府和相关政策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将进一步给中国装备“提速换档”,也是让中国装备释放出全新活力的一步好棋。 “走出去”的中国装备、中国制造不乏其例。去年5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考察的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就是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一个例子,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项目是埃塞乃至东非地区第一条城市轻轨,也是中国公司在非洲承建的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广东设计院在越南实施的EPC火电项目中,采用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5%,同样是中国装备“走出去”的又一个典型。此前,河北钢铁公司已经宣布,将会把500万吨的钢铁年产能(占其当前总产能11%)向海外转移至南非的一处生产设施,而这仅仅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新一步“走出去”战略的缩影。有权威估计,未来,乘着政策扶持的东风,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也会赢来世界上更多的订单。 未来值得期待,但身为关注中国企业和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中国公众,对中国装备“走出去”仍有“三点期待”。其一,一定要将中央好政策“用好,用活,用实”。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国际市场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以钢铁、有色、轻工等行业为重点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巩固通信、电力、工程机械等成套设备出口,支持企业采取境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完善支持政策,用好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境外投资监管,防止恶性竞争”等六项扶持政策,项项政策都有利于“走出去”的中国装备更好的发挥优势和长处,“招招”政策举措直接提升了中国装备的国际竞争水平。中国装备要紧紧把握机遇,最大限度运用好金融、技术、用工、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要善于将政策的效果最大化,找寻到政策扶持的利好所在,不辜负中央政府、广大公众和市场的期待。 其二,一定要打好竞争仗、打胜仗。政策有了,接下来可能更多的考验“走出去”的中国装备的竞争力了。能不能“走出去”、走的更好更稳,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就要善于打硬仗打翻身仗。要尽快提升整体竞争水平,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水平,适应国际市场考验,学会国际市场规则,主动接受国际市场和新兴技术的冲击,运用好产业资源优势,善于掌握专利的武器等等,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三,一定要“走”出中国“名片”。让“走出去”的中国装备成为中国品牌,要有国家荣誉感、公众责任感。“走出去”的中国装备是代表了国家和民族形象,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个体行为,因此,“走出去”的中国装备要坚守质量与诚信,坚守为商之德,坚守信誉与品牌价值,在获得多赢之时,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让“走出去”的中国装备成为沟通世界、沟通有无的桥梁。(毕晓哲)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