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大部分人吃鸡蛋都会犯的5大错误

2014-11-10 03:31| 发布者: 晨晨| 查看: 352| 评论: 0|原作者: 晨晨|来自: 养生之道网

摘要:   虽然鸡蛋营养价值高,吃法多变,不过吃鸡蛋还是有5大误区需要注意。​   误区一: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 ...


大部分人吃鸡蛋都会犯的5大错误

来源: 养生之道网


大部分人吃鸡蛋都会犯的5大错误


  虽然鸡蛋营养价值高,吃法多变,不过吃鸡蛋还是有5大误区需要注意。​

  误区一: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二: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鸡蛋壳的颜色与营养价值的关系并不大,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蛋的营养价值而言,其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与鸡的摄食情况,与蛋壳的颜色无多大关系。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误区三: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误区四:煮鸡蛋的时间越长越好​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油煎鸡蛋过老,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煮鸡蛋最好是凉水下锅,水开了再煮3分钟即可。这时鸡蛋呈溏心状,营养成分最利于人体吸收。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是微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

  误区五:生鸡蛋比更熟鸡蛋有营养​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音功效。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营养。​

  1、生鸡蛋难消化,浪费营养物质、人体消化吸收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靠胃蛋白酶和小肠里的胰蛋白酶、而生鸡蛋中的蛋清里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会阻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2、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生物素缺乏症”。​

  3、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并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才更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

  4、大约10%的鲜蛋里含有致病的沙门氏菌、霉菌或寄生虫卵、如果鸡蛋不新鲜,带菌率就更高。​

  5、另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也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此,鸡蛋要经高温煮熟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80%的人都没搞清楚的吃鸡蛋注意事项:​

  1、鸡蛋必须煮熟吃,不要生吃,打蛋时也须提防沾染到蛋壳上的杂菌。​

  2、婴幼儿、老人、病人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

  3、毛蛋、臭蛋不能吃。​

  4、冠心病的人吃鸡蛋不宜过多,以每日不超过1个为宜,对已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或可采取吃蛋白而不吃蛋黄的方式,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比蛋白高3倍,可达1400毫克每百克。(这里提到的是重度高胆固醇患者应少吃或不吃鸡蛋黄。但也有一些普通人,吃鸡蛋时丢弃蛋黄怕胖、怕增高胆固醇,实在没有必要。​





飞过

傲慢

番茄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0 08: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