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来源:成都商报 制图:王雪 成都商报记者 安利平 实习生 杨如雪 核心提示 为何和预期有差距 从生育来说,政策有一个滞后性,至少到第二年、第三年才能看到整个生育水平是否有一个大的变化。从我省来说,大量生育预计在2015年至2018年之间 成都商报记者日前从省卫计委获悉,四川单独两孩政策自今年3月实施以来,共有84637个单独家庭申请。按照当时官方给出的全省共有128万单独育龄家庭计算的话,申请率只有6.6%。 ●全国: 70万对夫妇申请,申请率仅6.4% 11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时指出,单独两孩实施以后有70万对夫妻申请,远低于预期,全面放开二胎,有没有时间表?卫计委监督局监察专员赵延配表示,这确实和预期有一些差距,原因是今年开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以后,各地最早实施的时间是在今年年初,晚的在今年六七月,从生育时间来说,十月怀胎一朝生育,所以不可能生在今年。 今年7月,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卫计委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符合单独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一共有1100多万对。 综上数据表明,全国单独两孩申请率不足7%,仅6.4%。有媒体报道称,“据卫计委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70万对提出申请,已获批的仅62万对,大大低于官方预期。” ●四川: 8万多对夫妇申请,申请率6.6% 那么,四川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今年3月20日,四川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而在去年上半年,省人口计生委对省内18个市、126个县的15万育龄群众进行了抽样调查。经测算,我省单独育龄家庭约128万户,在“单独两孩”政策出台后,补偿生育的总量会达到73.38万。有关方面还针对单独家庭生育意愿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10988人,其中男性占46.87%、女性占53.13%,身份类别涵盖了机关干部、企业人员、城乡居民、流动人口等。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三分之二的单独家庭希望生育二孩。但只有九分之二的家庭希望在政策启动后即时生育二孩。 据调查测算,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我省新增人群和补偿生育总量不会太大。加之受育龄群众的年龄、健康等多种因素影响和政策引导作用,不会产生严重的生育堆积现象,大量生育预计在2015年至2018年之间。 截至目前,四川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已经有大半年,近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卫计委了解到,截至10月31日,全省共有84637个单独家庭提出再生育申请,其中73076个单独家庭领取了生育证。根据测算,四川全省单独育龄家庭大约128万户,这就意味着,四川的单独两孩申请率大约为6.6%。 ●分析: 政策有滞后性,两三年才看得到变化 11月5日召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监督局监察专员赵延配表示,单独两孩涉及的人口对象,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城市人口,他们的生育观念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尤其在政策允许后,很多年轻夫妇因为生育和养育成本问题,或者事业方面的因素,不急于要孩子。从生育来说,政策有一个滞后性,至少到第二年、第三年才能看到整个生育水平是否有一个大的变化。各地批准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今年不会生那么多。对于普遍放开二胎的问题,现在确实没有一个时间表。 此外,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目前,实行的单独两孩政策开局良好,运行平稳。由于政策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对于生育水平的影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和评估。 微观 哪些单独家庭想生二胎?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对单独家庭进行调查发现,想生二胎的单独家庭有一些共同想法,譬如给孩子找个伴、减轻娃娃以后的负担等。 想生的家庭:想给娃娃找个伴 市民刘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她的孩子5岁了,目前正在考虑要不要再生一个,“现在的娃娃,孤独得很,我们大人都搞不懂他们的想法,要是再生一个,两个娃娃一起玩,成长起来也会很快乐。”而拿到成都首张单独两孩“生育证”的双流夫妻,在今年4月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们2007年结婚,已有一个快5岁的男孩,“儿子经常吵着让我们给他生一个小妹妹!” 不想生的家庭:哪有精力养两个? 很多不想再生的单独家庭则表示:“不是想生就能生”,而要受到能力、财力和精力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通俗点讲,首先要有生育能力、身体状况要允许。其次,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抚养成本、教育成本等也要到位。在上面两个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单独家庭有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孩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市民张先生说,虽然他符合单独两孩政策,但他和老婆坚决不再生,“一个娃娃都照顾不过来,哪有精力养两个?”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