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干旱频发地下水超采 "漏斗上的粮仓"折射粮安隐忧

2014-10-11 02:14| 发布者: 黄小编| 查看: 438| 评论: 0|原作者: 黄小编

摘要:  “未来一段时期,干旱将是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中一个主要的自然灾害,威胁可能会加大,保证粮食安全,要做好应对干旱的战略准备。”日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严登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漏斗上的粮仓”折射粮安隐忧

  区域性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率增加,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而连年超采地下水,导致华北和中原粮食主产区已成“漏斗上的粮仓”

  “未来一段时期,干旱将是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中一个主要的自然灾害,威胁可能会加大,保证粮食安全,要做好应对干旱的战略准备。”日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严登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在连年丰产的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未来气候变化尤其是旱灾将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子。

  过去十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在产生“十连丰”奇迹的同时,也频繁伴生着结构性缺水和农业用水超采的现象,尤其是干旱频发,抽取地下水成为诸多粮食主产区增产和受旱地区抗旱的主要应对策略,连年超采造成“地下漏斗”严重,华北和中原粮食主产区已呈现为“漏斗上的粮仓”。

  与之同时,在城镇化、工业化大步向前的时代背景下,城镇以及工业用水将进一步挤占农业用水,保证农业生产的水资源日益减少,对未来粮食安全构成新的直接威胁。

  “粮食产量日益提高,风险也在加大,一旦发生灾害,受到的损失就更大。”面对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背景下的粮食生产前景,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和区域规划研究所研究员李茂松对本刊记者说:“我们既要尽量把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因素发挥到最大,同时也要着力减小影响粮食生产的负效应。”

  区域性干旱频率加快

  与往年相比,今年蔓延北方多地的旱情并不突出,截至9月初,中国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作物受旱面积3405万亩,与多年同期平均值5574万亩相比偏少。但是区域性的重大干旱仍然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不小影响,旱灾严重的辽宁,预计今年全省粮食因灾减产100亿斤左右。中储粮9月初的预测分析,东北地区旱情可能造成玉米减产800万吨左右。

  回首近十年来,中国区域性干旱尤其是重特大干旱呈现高发趋势。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李茂松以其研究佐证了这一趋势,这位专注于农业灾害研究的学者对1951~2010年间的干旱灾害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前30年,最近30年旱灾受灾面积增加了近50%,在最严重的10个旱灾年度中,年均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都超过了3100万亩。

  从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角度观察,这60年全国平均因旱灾粮食损失量为170.04亿公斤,全国粮食损失量总体呈现加重趋势。其中,粮食损失量最重的年份为2000年,达到599.6亿公斤,占到了当年粮食总产量12%。

  李茂松总结说,从历史发展趋势观察,干旱的程度在加剧,频率在加快,范围在扩大,旱灾对于粮食的影响在加重,尤其是重特大干旱等极端情况在增多。譬如,1951~2010年这60年间,全国农作物旱灾成灾面积超过1600万亩的最严重的10年中,1990年之前只有三次,而最近这20年多达7次。

  受访专家分析,旱灾频发主因是极端气候日益多发,这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从世界范围观察,气候干旱的几率在增加。

  中国干旱趋势与之一致,严登华从雨水方面预估,从现在到2030年,南方降水略微减少,北方降水略有增加,同时,积温增大,可能导致作物带的北移,对于粮食生产是利好消息,不利因素是区域性季节性干旱发生的频率会进一步增加。

  地下水难负农业之重

  干旱频发之下,为保证农业生产,地下水成为主要的抗旱武器,造成地下水的严重超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粮食大省河南调研发现,因为农业生产对地下水的持续过度消耗,许多被称为“粮仓”的传统产粮大县都不得不面对地下水降落漏斗快速发展的困境,“老井无水可抽、新井越打越深、井眼越来越多、井眼挨井眼”几乎成为中原粮食主产区的共性。

  譬如,河南第一产粮大县滑县,全县每年仅农业灌溉就需要地下水3亿立方米,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近几年该县地下水水位平均每年下降50厘米左右,全县六成以上机井抽不出水来。从全省观察,河南每年的农业生产地下水开采量达76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粮区地下水超采率近40%,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超9000平方公里。

  进一步放宽视野,整个华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下漏斗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达30~50米,局部地区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米。

  严登华为《瞭望》新闻周刊分析指出,我国农业战备性水源建设不足,应对极端情境的水资源也未能得到合理配置,一遇干旱往往束手无策,只能进一步超采地下水。李茂松对此评价说:“从农田水利建设上说,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长期以来基本上在吃老本,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水利后有所进展。”

  另一方面是农业用水的浪费,目前我国大部分农田灌溉通过无任何防渗功能的普通垄沟、采用大水漫灌或小畦漫灌的方式进行,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来自水利部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5左右,远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2.4斤∕立方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4斤∕立方米左右。

  城镇化挤占农业用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持续增长,不少地区将原供农业使用的水源转供城市和工业。在资源性缺水严重的海河流域,仅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就达15亿立方米。

  为了保障农业用水水权,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定:调水工程建成通水后,主要供城市和工业使用,从而置换出原来占用的农业用水返还给农业。

  但这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正常年份,海河流域缺水量近10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来水大概72亿立方米进入海河流域,缺口仍然很大。”

  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继续向前推进,水资源还要不断地向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超过400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同时,我国人口还将不断增加,人口的增加一方面会直接扩大用水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加大对农产品需求的压力,进而加剧农业用水短缺的矛盾。

  受访专家表示,遇到干旱之年,首先都要保证城市用水需求,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农业常常要为此做出牺牲。

  今年,河南伏旱已经暴露出了部分地区城镇化中的水资源短板。受干旱影响,平顶山市区唯一的“水缸”白龟山水库几乎见底,为了保证城区用水,首次启用死库容。事实上,白龟山水库建设之初是作为农业灌溉之用,随着市区人口的增加,无奈之下换做城市水源。

  水资源如何支撑粮食“X连丰”

  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日益高发的旱灾,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当务之急。

  严登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相关研究表明,要保证全国的粮食安全,平均一个人需要0.6亩左右旱涝保收田,全国按13亿人口计算,那就需要8亿亩左右,“目前我们国家的旱涝保收田大概只有6亿亩,需要进一步加大旱涝保收田的建设。”

  严登华建议,首先要加强战备性水源建设,在丰水期,应该采取一定的技术和工程措施,尤其是对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尽可能补充地下水,以备干旱时期使用。譬如水库建设,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和考虑生态环境自然需求的前提下,有序建设多年调节水库。

  “我们虽然有9万多座水库,但是,径流的调节能力有限,美国水利工程径流调节60%左右,我们大概不到20%。”严登华说,“我们应该建设一些多年调节的大水库,应对未来跨年度的长时间的干旱。”

  科技方面欠账亦需加快弥补,譬如预测预报能力。严登华分析,目前,国内中长期旱涝预测与国外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缺乏具有一定精度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性预测预报模型,监测站网也比较落后。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对干旱全周期机理分析不足,很多时候,不知道耕地干旱的程度,就盲目灌溉补水,“事实上,农作物不同成长周期需水量差异很大,需要全面科学的评估。还需要尽快改进灌溉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高效使用。”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严登华说:“遭遇干旱,就这么一点水,是洒到一片区域,还是集中一部分区域?我们亟需研究干旱时期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绍飞 李鹏)


飞过

傲慢

番茄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华 发 新 闻 热 点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5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