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网北京频道10月1日电(记者李峥巍 魏梦佳)由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中关村创新平台、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百名海外院士专家中关村行创新创业交流会”9月30日在京举行,来自美、英等17国近百位海外院士专家学者对首都“创新引擎”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建言献策。 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北京市人才领导小组组长姜志刚指出,当前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首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机遇。而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通过人才创新创业潜力的释放,增强科技创新动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姜志刚说,北京要围绕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为发展聚集人才、建立队伍。北京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和人才管理改革的实验区,肩负着先行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也成为吸引海外人才的“强磁场”。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经过26年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年新创企业数、创投强度、年IPO数量及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等指标上,已取得长足进步。例如,中关村创投数量、金额占全国比重三分之一,此指标与美国“硅谷”相当。 与会专家认为,以北京中关村为代表,中国的创新创业环境近年取得显著提升。然而,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仍需要在人才体制机制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渡大学教授、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顶尖千人计划”专家朱健康说,促进科技创新,还需要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人才特区是一个试验田,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总结和推荐好的做法。”(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