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央视关注吃空饷现象:一把手安插在校儿女领工资

2014-9-25 19:12| 发布者: 黄小编| 查看: 404| 评论: 0|原作者: 黄小编

摘要:  河北5.5万人,四川2.8万人,河南1.5万人,吉林8600多人,一查吓一跳,四个省份清理出的吃空饷者,竟然超过了10万,这些拿着国家钱,占着单位岗却不干事的人究竟是什么人?
 来源:央视《新闻1+1》


 (节目导视)

  解说:

  河北5.5万人,四川2.8万人,河南1.5万人,吉林8600多人,一查吓一跳,四个省份清理出的吃空饷者,竟然超过了10万,这些拿着国家钱,占着单位岗却不干事的人究竟是什么人?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为什么让这个人吃空饷,这个吃空饷的这个人背后他肯定还有权力背景。

  解说:

  财政、黑洞多年顽疾,九年发文治理。《新闻1+1》今年关注治理“吃空响”难在何处?

  评论员 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对于“吃空饷”这个词,想必人们并不陌生,形象的说,这就叫站着鸡窝不下蛋或者再形象一点,我不上班但是我可以领工资。媒体也总结了一下吃空饷这种现象可以由这样几种方式,比如说“矿工饷”、“病假饷”、“多头饷”、“冒名饷”、“死人饷”、“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等等名目繁多,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我们之所以关注这样的一个老问题,是因为在今天我们有关注到,有不少媒体纷纷拿出了一组数字,这组数字看上去真的让人非常吃惊,我们先去看一下。

  解说:

  吃空饷10万人,今天新华社刊发的一条新闻很多媒体转载,引发舆论关注。

  在这篇报道中披露了如下一组数字:河北清理5.5万,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十万余吃空饷者现行。四个省十万吃空饷的人被清理,很多人不敢相信这个数字。不仅人数多,还有涉及的资金,以清理最多的河北为例,截至今年七月底已经追缴资金上亿元,占应追缴额的55.1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

  人不上班,工资照拿,这种好事不是休假,而是在基层一些政府部门领导随意把子女安插入编制,冒领工资,吃空饷,显然是一些干当睁眼瞎的权利庇护的结果。

  像这样大规模的清退真的很罕见,一些平面媒体对于这样的清退不仅是鼓掌叫好。

  小概率到现在一查一大片,吃空饷为何是愈演愈烈呢,权利监管失查,查处不利,违规成本过低是主要原因。

  解说:

  事实上清理吃空饷是去年6月开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以文章提到的四川省为例,新华网四川频道一篇文章称,四川此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清理干部走读、企业兼职等十多项内容,其中清退吃空饷人数达28466人。河北是四个省份中清理吃空饷人数最多的,共涉及5.5万人。以河北省的一个县为例,河北邯郸市磁县去年六月开始专项治理吃空饷后,三个月时间就清理出吃空饷人员188人,其中隐瞒死亡信息继续享受待遇的有147人,工作关系调出后仍领取工资的41恩人,追缴750余万空领工资。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监察局副局长 杨建蕊:

  确实查出来一部分的人,说有情况,一个说是在外面开会,一个说有病假,一个说休产假,一个说在外面抽调各种情况,咱们把这一部分人重新制一张表,主要对这部分人进行核实。

  解说:

  仅仅一个县就涉及一百多人,涉及空领工资达七百多万,那么5.5万人又是一个什么数字?

  评论员:

  吃空饷作为一个现象,人们不感到惊讶,这回人们感到惊讶的是吃空饷的形态是如此的千姿百态,吃空饷的这个队伍是如此之庞大。那么我们算了一下这个十万,这个数据并不是一个最新披露出来的数字,这是媒体经过这些年来官方一系列的公布的一些数据累加而成。

  我们在分析这个数字的时候,也能够分析出来,吃空饷实际上归根到底是反映出来了两个漏洞:一是财政上的黑洞,二是岗位上的黑洞。分别分析一下为什么叫黑洞,按照四个省目前呈现出来的十万,我们每一个人姑且按照中西部地区的每月两千块钱的工资水平,乘上12个月,一年,再乘上四个省份查出来10万人吃空饷,这样乘出来的数字是25亿。这样一个数学题,这样一个数据,它并不是说四个省吃空饷的人吃出来的空饷就是这个数字。我们希望用这样的计算方式让大家看看这个数据有可能是多大,这是在财政方面才呈现出来的一种漏洞、黑洞。

  还有一种叫岗位黑洞。一个单位往往说在岗、在编,但是有这么多人在编却不在岗,反映出来的两个问题,要么这个岗位的设置是人浮于事,非常的臃肿。另外一种可能是有岗位需要有人干,但是该干的人没有在这,却雇佣了临时工,只能说明这两个问题。空饷并不是说谁都能吃,我想吃就能吃。什么人能吃,他又怎么吃,我们接下来往下看。

  解说:

  事实上,吃空饷现象已经是存在多年的顽疾。一年前河南叶县河道管理所所长儿子吃空饷事件就被舆论所关注:本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却有单位,有编制,拿工资,而且从15岁开始他已经吃空饷6年。在知情者向记者提供的叶县河道管理所职工情况表上,有一个名叫赵滋航的职工,1992年出生,参加工作时间是2007年,这显示赵滋航在15岁时就已经成为叶县河道管理所的初级工,当时的待遇是每月676元工资和600元生活津贴,共计1276元。

  知情人:

  在学校,现在还是一个在校学生。

  解说:

  老子在这里当所长,儿子15岁就迫不急待的成了这里的职工。在叶县河道管理所这样的情况可不只一个。在这份名单中,在职职工竟然只有14岁。

  知情人:

  一个14岁,两个15岁,三个16岁,四个17岁,十人。

  解说:

  在去年5月记者采访时发现,所长的儿子竟然还有国家的正式编制。据了解,叶县河道管理所在1991年核定的编制为18人,2008年水利体制改革后,将编制调整到81名,但是实际在岗的只有60多人。在去年的采访中当地编制办的工作人员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说,他们22年来对河道管理所的编制只核定过两次。2008年以来河道管理所更改没有正式上报,而编制办精力有限也没有对其进行过调研,这其中存在着管理漏洞。

  记者:

  据你了解的情况,他们(在岗)没有这么多人。

  叶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科员:

  没有这么多人。

  记者:

  这个编制你们有没有做调整?

  叶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科员:

  这个编制里头有闲杂。

  解说:

  叶县河道管理所的编制为什么成了一本糊涂账。我国《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那么赵滋航是如何在15岁就过关进入编制内?

  叶县水利局局长 王留套:

  (那时候)我不在这,他是2007年,2008年的事情。

  记者:

  您是哪一年过来工作的?

  王留套:

  我2011年。

  记者:

  那应该当时主管人事的(领导)应该知道这个事。

  王留套:

  那我不知道当时分工是谁主管的。

  解说:

  在媒体报道后一周,去年6月5日由平顶山市纪委牵头成立的事件调查组向记者证实,赵书奇在编制管理等方面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已经被免职。

  王留套:

  对年龄不够,没有把关,应该说水利局有责任。

  解说:

  令人担心的是河南叶县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2012年山西报出静乐县委书记女儿五年吃空饷10万元;今年7月又报出三门峡渑池县教体局长的女儿竟然在上学期间就端上铁饭碗,这些拿着国家工资和津贴,占着国家岗位却不干事的人,真的没有办法治理吗?

  评论员:

  一个河道管理所所长的儿子,15岁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编制,成位一个正式工,开始拿工资。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种现象,接下去,我们就联系中央党校的辛鸣教授,从这样的个例、个案,我们不妨推广一下,一般在什么层级,什么人更容易吃到这个空饷?

  辛鸣:

  就像电视里所反映的,是我们基层的一些单位,他容易让吃空饷的现象出现。是什么人能吃空饷,说白了有权利背景的或者跟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人,这些人才有可能成为吃空饷的,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可能没有这个福气。

  评论员:

  我们看一张图,在一级单位里面如果要有岗有编需要经过几个环节点、几个重要部门: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吃空饷的人可以经过这么多道关的把手,能吃上这个空饷,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在这里面为什么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关卡没有发挥它应有的责任。比如说人事部门,你怎么看人事部门没有发挥它应有的责任?比如说谁在岗,谁在编,到底多少人在上班,它应该心里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又不说呢?

  辛鸣:

  刚才说了,吃空饷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有权利背景和权利影响。人事部门人想,这个人之所以到我这个部门应该他是有背景,而且我的一把手应该已经同意,如果他同意的事情,我表示反对,我将来的工作就不好做,所以步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它办了。

  评论员:

  财政部门应该是跟人事部门的心里差不多。

  辛鸣:

  是啊,他想反正吃空饷花的钱是国家的钱,又不是我自己的钱,我把这个事情办完之后,说不清吃空饷的人对我表示好处,所以出于这种个人不正当的利益,让本来不应该办的事给办了。

  评论员:

  还有业务部门,业务部门怨言应该是有的,因为这样一个小科室,两个编制,两个人在岗才能做完这个工作,但是现在有一个人拿空饷,意味着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为什么业务部门也不反映,也不说话?

  辛鸣:

  按道理讲,他应该反映,但是有可能第一他不太敢反映,第二他反映了也解决不了,既然这样不出现的事情都能出现,说明它还是有力量,那么我作为普通的工作人员,干脆我多干点,多累点,也不愿意惹麻烦。

  评论员: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一把手、主管领导。那么主管领导在这件事情上,那他身上有多少利益的纠葛,他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辛鸣:

  其实最主要的职责在一把手上,根据看到的水利所的把孩子给招进来,就算不是他的孩子,他招的那个人可能也是很有背景的,很有权利,他就想如果我把这个人招进来之后,他背后的背景、后台会不会对我高看一眼,为了这样一些说不清、道不白的利益,那么他可能把本来不应该做的事情给做了。

  评论员:

  还有一个重要的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应该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它是看在眼里,应该管在手里,为什么也没有发挥作用?

  辛鸣:

  它不应该仅仅是旁观者,应该是直接的参与者甚至是决策者。但是在目前的状态下,恐怕它没有发挥它应该发挥得作用,也不可避免的说它们内部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小利益,小纠葛。

  评论员:

  牵扯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是自己的私利在里面,公共利益已经不在它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辛老师,咱们分析的是一级,一个单位。我们知道要是进一个人,并不是本级才能决定的,还有上一级单位劳动人事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上级单位领导,这一道道关也可以就如此轻易的平趟了。

  辛鸣:

  说明我们吃空饷现象,它所引发的背后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其实是越来越大了。这么庞大的关系网络需要我们引起警觉。

  评论员:

  这样的关系网,他们的共同利益就是什么?

  辛鸣:

  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按道理说不应该有吃空饷。这个岗位,既然设了这个岗位,这个岗位就应该有人干活,没有人干活这个岗位空缺出来了。但是为什么设了岗位,没有人干活,还能维持,就是很多的部门,很多部门的不同主管人已经不把工作本身当成他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考虑这个行为本身背后能不能给我带来工作之外,制度之外,法律之外的看不出来的利益,而正当的利益被排除在外,一些不应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利益却被摆在了这些人决策的最重要的位置上。

  评论员:

  谢谢辛教授,其实当我们在分析这样一个吃空饷的问题的时候,问题出在哪各环节,这个关系网到底怎么制就的,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吃空饷这个问题多少年了一直没有得到最根本的解决,那么吃空饷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继续往下看。

  解说:

  2011年曝光,三亚全市166所中小学进行调查,五名教师“吃空饷”;2012年曝光,山西静乐县原书记王存虎之女王烨5年累计在山西省疾控中心“吃空饷”10万元;2013年曝光,河南叶县河道管理所所长赵书奇在儿子15岁时就将其纳入编制捧起“铁饭碗”已领6年工资。

  事实上各地对于吃空饷的清理工作从未停止,2006年当时的人事部门就出台,《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2007年中央编办、监察部又颁布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九年的时间里,一边是清理工作的开展,一边是吃空饷事件的不断被曝光,一直到去年6月,各地又再次展开对吃空饷的清理,问题究竟出在哪?

  今年1月3日,陕西省渭南市委全会通报,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在其他县任副县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一年半时间里累计领取财政资金45000多元,随后其子违规领取的财政资金已全额上缴,任教训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然而在遭到举报的半年后,任教训只是从富平县副县长平调至大荔县任县长,并没有受到进一步的处理。

  处罚轻,究竟是不是导致“吃空饷”无法根治的原因,每年曝光“吃空饷”现象又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根据2012年6月19日检查日报报道中显示,四川、重庆、湖南等七省市,清理出吃空饷就达七万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五千元到两万元计算,年财政支出将在3.5亿元至14亿元之间。

  而在去年6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到:有八个部本级和11个所属单位通过虚报人员或项目等方式多申领财政资金1.87亿元。

  面对现状,2013年10月,人社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完善和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研究制定治理公职人员吃空饷和解决超编用人、编外用人的政策措施。

  新的治理下“吃空饷”这个顽疾究竟能否根除?

  评论员:

  如果发现了有人在吃空饷,那应该怎么去惩罚他呢?从刚才片子到河道管理所所长,也就是让孩子15岁吃空饷的父亲被免职了,但是问题是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并不是他一个人,而有还多的人,但是受治理的只有他一个。

  我们也看,如果遇到的这样一种一旦被发现,往往受到的惩处大概是免职、追缴资金、党内警告,这些够不够,另外是否有足够的严格去严惩?我们继续联系辛鸣教授,您怎么看这种惩罚方式,具有惩罚的意味在里面吗?

  辛鸣:

  坦率讲我们不能说它没有惩罚的力度在里面,但是惩罚的力度太小太轻了,而且我们看到现在惩罚得更多的时候是把这些当事人,吃空饷的人免职了,然后把他吃空饷的钱退回来了,就算了事。那么这样一种处理,就会让当事人想,就这么一个处理,等风头过去了,我继续吃也可以。旁边的人一看原来如此,没事的,这样导致很多人在攀比,这样一做,就会让这个事情越来越厉害。这种从轻处理,不是将吃空饷有效遏制,而是纵容和泛滥。

  评论员:

  您的建议怎当怎么处理才有效?

  辛鸣:

  我们治理吃空饷不仅要治理吃空饷的人,更要治理发饷的人和决定发饷的人,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吃空饷,不是他想吃就可以吃的。他必须经过各个手续进到这个部门,那谁让他进来的,谁给拍的板,谁给决的策,那么拍板、决策人就应当担当相应的责任。不能像我们刚才看看到的,从这个地方免职了,到另外一个地方任职,仅仅是一种党内警告处分,恐怕这样一种处分力度有点太轻了。

  评论员:

  辛鸣教授有人在想,有没有明文在去规范,用一种制度的方式治理这种现象,我们也查了一下,从2005年开始中编办在前面开展清理“吃空饷”的工作;一年之后,2006年人事部出台了一个防止冒领工资;2007年中编办、监督部颁布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2013年10月,人社部要研究制定治理公职人员“吃空饷”和解决超编用人、编外用人的政策措施。从这一步一步,我们看到,治理吃空饷,它是在加大力度。现在的问题是加大力度重要,还是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更重要,目前。

  辛鸣:

  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把加大力度跟建立长效机制,这两者对立起来。其实加大力度本身就是很重要长效机制之一,如果把加大力度的行为本身把它给制度化、规范化下来之后,它本身就是一个长效机制。像我们刚才说的,也有行动,也有治理,也有制度,但是要问这个行动是真行动吗?这制度是真制度吗?如果它是真管用的制度,它当然是管用的。

  评论员:

  非常感谢辛鸣教授,我们老说这是一个老问题,人们一说到这是一个顽疾,人们暗含的意思就是总决它解决不了,希望有一天我们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要再说它是一个顽疾,而是说它是一个个例。



飞过

傲慢

番茄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华 发 新 闻 热 点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