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来源:新华网 1997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陆军预备役高炮师第一政委习近平体验某型高炮炮手训练。 “我临东海情同深”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纪事 新华网北京8月1日电 今天出版的《福建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我临东海情同深”——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纪事》,并刊发评论员文章《爱我人民爱我军》。全文如下: 火红的“八一”军旗,在夏日热风中猎猎飘扬。 “爱我人民爱我军”。这一充满深情的诗句,正在实现全国双拥城市“满堂红”的八闽大地回荡。 时间指针拨回到1991年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赋诗《军民情·七律》相贺:“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这首诗作,刊发于当年1月13日《福建日报》上。 “我和军队有着不解之缘,对军队怀有深厚感情。从小我就较多接受了我军历史的教育,亲眼目睹了我军很多老一辈领导人的风采,从少年时代就形成了对军队的真挚感情。后来,我在军队工作几年,到地方任职后也时时关注着军队建设,经常同军队的同志打交道,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情况还算比较了解。” 2013年7月8日,在中央军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情回顾了他与军队的不解之缘。 自1985年6月到厦门任职起,到2002年10月从福建省省长任上调往浙江,习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先后在厦门、宁德、福州,以及省委和省政府担任领导职务。这17年半,正是习近平提到的“到地方任职”的重要时期。 在闽工作期间,习近平亲身参与、领导了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他也时时关注和支持军队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双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重要思想。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此,本报记者深入驻闽部队,深入福州、厦门、宁德等地,追寻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的点点滴滴—— 思深谋远,目标坚定: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先后在部队、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关机构兼任过领导职务,包括:宁德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福建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福建陆军预备役高炮师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福建省委武装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等。 无论在什么岗位,习近平对军队都怀有深深的感情。1996年,担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兼任福建预备役高炮师第一政委,1999年担任代省长、2000年担任省长后,他仍然兼任第一政委。 “预备役师授军衔最高就是预备役大校。参加预备役师活动时,已经是省领导的习近平,都穿上军装,戴上大校军衔。他说,穿上军装不仅感到光荣,更感到身上的责任,要真正尽职尽责做好预备役的工作。”时任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高炮师预任副师长刘启力回忆说。 真挚的情感,蕴含着担当。在闽工作期间,对于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习近平亲力亲为,着力帮助驻闽部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解除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倾力推动双拥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无论在什么岗位,习近平始终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并从战略高度不断深化、丰富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认识。 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1990年7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双拥共建”工作会议暨总结表彰大会。他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人民解放军保卫海防和维护社会治安,就没有安定稳定的社会局面;没有人民解放军的参加和支持,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什么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促进协调发展? 1995年7月31日,在福州市庆祝建军68周年军政座谈会上,习近平从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阐述了两者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构成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根本体现。经济建设关系国家的发展,国防建设关系国家的安定,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保障。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经济的发展,必然为国防建设提供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我们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和可靠保证。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之中,是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需要。” 在2000年11月27日《中国国防报》刊发的通讯报道《支持国防建设就是支持经济发展》中,习近平提出:“国无防不稳,民无兵不安。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就是支持经济发展,就是支持改革开放。” 新时期,党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人民军队?对此,有着丰富军地工作经历的习近平,在闽工作期间有深远的思考。 2002年8月3日,在福建预备役高炮师建师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时任福建省省长、预备役高炮师第一政委习近平提出:“要把‘高举旗帜、维护核心’作为最高的政治要求,确保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他说:“预备役部队是党领导下新型人民武装,一定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在刊发于《东海民兵》2002年第9期的署名文章《以“5·31”讲话为指导,开创预备役部队建设新局面》中,习近平提出,“把提高‘打赢’能力作为经常性中心工作,不断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发展”,为此,“必须不断夯实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 这些基础包括:进一步打牢部队建设的组织基础,确保“召之能来”;进一步打牢部队的思想基础,确保“召之愿来”;进一步打牢部队的法制基础,确保“召之必来”;进一步打牢部队的训练基础,确保“来之能战”;进一步打牢部队的预案准备基础,确保“战之能胜”。 加强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军队形象和战斗力建设。习近平始终强调,要抓好部队的作风建设,确保“打得赢”。 2002年1月17日,在福建预备役高炮师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他说:“抓部队建设一定要从实效出发,从真正生成战斗力出发,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东西,要把有限的精力、财力、物力用在提高战斗力上,把‘劲’使在加强部队建设上,把‘功’花在提高工作效益上,不图虚名、不争彩头,杜绝无效劳动和劳民伤财。”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明确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驻闽部队的很多官兵说,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与他在福建期间关于军队建设的思考,思想精髓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身体力行,实干实效:支持部队建设,责无旁贷,特事特办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高度重视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他明确提出,支持军队建设是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事,要把部队建设当成我们自己的事业一样对待,因为“越是发展经济,越是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 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后,习近平同时兼任福建预备役高炮师第一政委。尽管地方工作异常忙碌,他依然牵挂部队,尽心尽职,要求自己做到“三个坚持”:每次需要第一政委参加的活动他都坚持到场,每当需要第一政委“拍板”的时候他都坚持作出明确指示,预备役部队的重要情况他都要坚持听取汇报。 “从预备役部队的高炮编组、作战方案的拟定,到部队的训练、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首长都有很多具体的指示和要求。这么多年过去了,回顾习主席当年对预备役高炮师的重视、关心,许多情景还历历在目。”时任预备役高炮师师长杨陆一回忆。 预备役高炮师组建之初,基础设施比较差,而高炮的专业性很强,要实现“打得赢”的目标,提高部队战斗力,训练基地建设成了当务之急。 再穷也不能穷国防。对部队面临的难题,习近平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1999年2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带着发改、财政等部门的负责人现场办公,当场拍板投入1800万元兴建预备役师军官训练中心。当年8月,训练中心动工。两年后,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训练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后来考虑到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当时的师领导又向习近平做了专题汇报,希望提高部队信息化水平,建设一个指挥自动化模拟训练室。习近平高度重视,与有关部门反复研究,专门增加了经费。 如今,这一训练中心每年都组织师团两级机关和预任军官进行专业集训,对提高现役军官和预任军官的组织指挥能力作用至巨。为推动训练落到实处,习近平还深入训练场检查指导,身先士卒,带头上阵,与官兵同训练。指导观摩快速动员集结演练、给团以上干部辅导授课,也是他经常做的事。 “部队的事,是国之大事,也是不寻常的特事。既然部队的事是特事,那就要特事特办。”在习近平看来,巩固国防、支持军队建设,是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1992年初,海军福建基地从宁德迁至省城。4月10日,习近平带着福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新营区现场办公。 还没落座,习近平便风趣地对几位部队领导说:“你们要搬迁到这里,困难肯定不少。”“你们别客气,有多少难处,竹筒子倒豆子,全给倒出来。然后我们再逐个帮你们拣起来,一粒不能少。” 于是,急待解决的难题一一摆到桌上:420名随军家属子女需要落户福州并解决就业入学,营区有24家大小工厂和108户住户需要腾让,还有水电增容、城建、征地、通信等一揽子棘手问题需要解决,涉及到3个区、16个部门、30多个单位。 难题怎么解?半天时间,福州市相关部门领走了各自任务,习近平还不放心,指派专人牵头,检查落实。此后,各部门迅速抓落实,逐一破解难题,在最短时间完成了任务。时任海军福建基地司令员何林忠感叹:“你们为我们办事真像打仗那么迅速。” 福州市区,江厝路上车流如织。 江厝路双向四车道,东西朝向,东起福飞路,西至五凤山名居小区,中段经过73121部队营区,是营区通往外部的主要通道之一。 “22年前,这里可是一段泥泞的乡间小路,战备出动面临着道路窄、行车难的困难,但由于资金不足修不了。”73121部队原部队长朱光泉回忆,1992年11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了解到该部队的实际困难后,当即决定帮助部队筹措资金,修建江厝路。 仅经过40多天的紧张施工,全长2.5公里的重要战备通道——江厝路,于1993年元旦正式通车。从此,部队紧急出动时间大幅缩短。 第31集团军军长马成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事关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大事,习近平总是给予全力支持,特事特办,急事先办,要事力办。2002年6月,集团军新建作战指挥中心,时任省长习近平到军部一起研究筹划,协调解决资金缺口1500万元,较好促进了集团军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习近平多次慰问驻榕空军部队,他郑重承诺,部队有什么需要地方做的,福州市将发扬马上就办精神,搞好服务。 2000年,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其他省市的支前办都取消或合并了,福建省要不要也这样做?时任省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习近平态度明确:为了保障双拥工作的落实,这个机构要保留;不仅编制保留,经费还要追加。正是由于这样坚决的态度,福建省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保留省、市、县三级支前办机构的省份。 心心相印,鱼水情深。 驻闽部队在保一方安宁的同时,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为福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鼓山隧道、福厦路拓宽、机场扩建、水口电站、福建炼油厂……众多重点项目建设都凝结了驻闽部队官兵们的血汗。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他们筑成八闽百姓最值得信赖的钢铁长城。 1987年7月20日,厦门大嶝岛上,烈日炎炎,一群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和市直有关部门同志一起上哨位、走坑道、进军营……汗水洒遍大嶝营区的每个角落。 基层至上、士兵第一,把官兵的冷暖放在心上。 每当回忆起2002年的春节,省武警总队福州支队战勤科科长杨军都十分激动。 “那年1月,我被分配到省武警总队省政府中队当见习排长。2月9日,习近平省长就来慰问我们了。”杨军清楚地记得,习省长到部队以后,不是进会议室开会,而是直接进班进排,看望官兵战士生活起居的地方。 “晚上会不会冷?棉被会不会太薄?夏天有没有挂蚊帐?”杨军回忆道,习省长在营房内一边摸着士兵们盖的被子,一边关切询问大家的生活情况。 接着,习近平又来到伙房,发现炒菜的油烟排不出去,官兵们只能在烟气中吃饭,就餐环境很不好,他当即表示,要配备一个一楼到四楼的烟囱,彻底解决排气系统老化的问题。 杨军说,那个冬日,习近平细致入微的关怀犹如一股暖阳照进了每个官兵的心头。 倾心尽力,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1991年5月17日,73121部队刚从连江搬迁至福州市区,百业待兴。当晚,习近平率领福州市五套班子,12个局30多人冒雨到部队营区现场办公。 “在帐篷内,习近平同志与相关领导当场研究,拍板解决300多个家属子女户口进福州的问题。”73121部队原政委马跃征说,半年之内,随军家属子女全部在福州落户,随军子女也陆续通过转学或者寄读的方式到福州市的优质中小学就读,“干部战士们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大家就更安心服役了。” 福建是著名革命老区、人民军队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双拥工作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在革命战争年代,上杭县才溪乡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拥军爱民模范乡”。在新时期,福建人民弘扬光荣传统,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主政宁德、福州期间,习近平兼任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他对双拥工作的重视、支持,深得当地驻军官兵的称赞。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他还被评为全省26名拥军优属模范之一。 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强调,双拥工作是一项广大军民长期参与的社会实践,必须走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福州市探索出了政策拥军、物资拥军、科技拥军、服务拥军等一系列长效做法,并出台了《关于在农村全面开展义务兵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福州市〈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细则》等政策法规,切实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保证各项优抚安置政策落到实处。 正是有了习近平的直接推动,正是有了他打下的良好基础,1992年1月至今,福州市已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当时,驻榕部队广大官兵都亲切地称赞习近平是“拥军书记”。 到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后,习近平亲任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我省双拥工作持续推进,佳绩不断。 1996年11月29日,《福建省拥军优属若干规定》由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并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双拥工作地方性法规,对福建省拥军优属工作、对促进国防建设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福建省陆续出台优抚安置、涉军维权、征兵工作、交通战备等方面的法规,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拥军优属政策法规体系。 为了改善驻军生活条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省委和省政府每年都把为部队办实事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内容,积极支持部队发展农副业生产。1994年至今,帮助驻闽部队开展“三个一好”(现为“四个一好”)活动(即一个好食堂,一个好菜地,一个好饮水,一个好猪圈),先后帮助扶持约2200多个基层连队建设“三个一好”“四个一好”项目,帮助扶持军师级部队建设120多个“两基地、一中心”(副食品基地、培训基地及生产生活服务中心)项目,改善了部队生产生活设施,增加了有效供给,提高了部队官兵生活水平。 薪火相传,共创辉煌。目前,福建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届所有设区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满堂红”省份。 当下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这个梦想是强国梦,也是强军梦。没有一个巩固国防,没有一支强大军队,实现中国梦就没有保障。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军目标,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引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 万众一心筑长城,人民永远是靠山。当前,福建军民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福建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描绘新的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郑璜 张静雯 储白珊) 爱我人民爱我军 福建日报评论员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七周年纪念日。 八十七载军旗猎猎,八十七载军歌嘹亮,八十七载岁月峥嵘,铸就了一部无数英雄志士前赴后继、建功立业的壮美史诗,谱写了一曲军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动人赞歌。忆往昔,思今朝,在这个光辉的日子里,回望人民军队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品味跌宕起伏的恢弘历史,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二十三年前的诗作《军民情·七律》,我们倍受感动,深受启迪。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那是二十三年前初春时节,适逢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在榕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有感而发,吟诗相贺。全诗意象清新、意境开阔,饱含习近平同志对人民、对军队的深厚感情。头上,是一碧如洗的万里长空;脚下,是生机勃发的广袤大地。榕城盛开双拥花,军民共话鱼水情。当此情此景,作者由衷抒写出“爱我人民爱我军”的铿锵诗句,对人民、对军队的热爱之情沛然流露,殷殷可鉴。 “爱我人民爱我军”,这是对拥军爱民光荣传统的高度浓缩。多年来,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对人民军队一往情深,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他在福建工作期间,竭尽全力为部队办实事、解忧难,对福建双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他强调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核心利益、实现和平发展,重要途径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政治保障是军政军民团结。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与“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深刻思想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为我们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爱我人民爱我军”,“双拥”传统在闽山闽水间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不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抗灾抢险的危急关头,不论在革命老区,还是在沿海城乡,军民心手相连、福难同担、艰苦奋斗的动人场景历历在目。我省的双拥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种熠熠生辉的“红色基因”,这种割舍不断的军民情谊,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实现中国梦就没有保障;没有一个富强的国家做后盾,国防和军队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爱我人民爱我军”,响亮回应了时代的呼唤,体现了强国梦与强军梦的内在统一。我省当下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从未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军民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必能更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我省处于海防一线,发扬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将发展经济与国防需求紧密结合,才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民子弟兵走过的辉煌历程,镌刻于祖国河山之上,深烙在全国亿万人民心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我们仍将以“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深情,弘扬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走好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我们将把握重大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富民强省的同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爱我人民爱我军”。让我们与广大驻闽官兵一道,肩负起时代和人民的重托,携手并肩,奋力拼搏,书写军民鱼水情的崭新篇章,汇聚强大合力,共同推进福建的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