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中新网口7月23日电(韩海光 代进)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南,电网损毁严重,为尽早完成受损电网抢修任务,从7月21日到22日,南方电网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电网公司,广州、深圳供电局等单位抽调6600多人,紧急奔赴海南抢修复电。首批支援的2050人队伍已于22日陆续抵达海南。 据介绍,海南电网公司在“威马逊”来袭的前3天,迅速启动防风防汛应急响应,针对500千伏联网线跳闸海南电网转孤网运行、220千伏福洛双回线故障跳闸、洋浦地区转孤网运行等事故预想,制定了相应的运行调控策略。在台风来临时,通过“北部电网与南部电网分区控制的方式,守住主网,保住海口不全黑,保持了500KV海底电缆与南网主网零功率联络运行。 7月19日凌晨,台风过去不到4个小时,在达到施工作业标准的前提下,海南电网已组织开展重要用户抢修,累计投入应急发电车5辆,发电机91台,投入应急抢修人员7250人次,出动抢修车辆965辆。 当日凌晨,省委省政府、美兰机场、燃气、有线电视等重要用户供电顺利恢复。7月19日晚,海口9个停运的110KV变电站恢复7个,海口米铺、龙塘、永庄3座主要水厂、考试局、省医院及定安全县恢复供电。受台风影响较小的琼海、东方、琼中、白沙等9个市县全面恢复供电。 然而,更艰巨的抢修复电攻坚战已经在海口、文昌两个重灾区上演了三天三夜,目前在进入复电倒计时,南方电网也再次吹响集结号。 22日凌晨,几艘大船越洋过海,2000多名南网电力工人从珠三角取道琼州海峡,驰援海南。当天,南方电网再次做出决定,从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增派4000多人,火速南下,与4000余名海南电网电力工人集结琼岛,一场万人抢修复电大会战在海南打响。 像2005年抗击“达维”台风一样,省外支援队伍像寒冬一股热流,从四面八方涌向祖国最南端,迅速分散到台风重灾区海口、文昌的各个抢修作业点,马不停蹄投入到分秒必争的抗灾复电中。 22日上午,文昌东昌线108号杆塔扭曲地躺在地上,远处的35千伏昌教丰线的杆上抢修2名人员正在顶着烈日正在抢修。这是广西电网的支援队伍在抢修,他们分别来自南供、武鸣等5个供电局,共136人、31辆抢修汽车,他们将在大致坡进行修整和分工,对文昌13条输电线路进行抢修。 当天,广东电网支援队伍迅速赶往文昌10千伏凤元线,为了节约4个小时的路程时间,几百人的队伍准备转移到铺前的学校居住。目前文昌电网的电塔、杆,大多是倒、断、塌,可以说等于要重建一个文昌电网。运输难、拆塔险,但抢修队员们表示,将竭尽全力加快抢修,早日让当地群众看到亮灯。 不过,抢险之后的复电工作仍然存在瓶颈需要打通。 目前,经过2天不眠夜的抢修,海口主城区所有10KV线路电力已经通到台区变压器。但是,由于“最后一公里”属于小区自有资产的配电房受损,不少老百姓家里的灯依然没有亮。 在海口市海甸岛三西路一个居住350户居民的小区,由于没有水泵,负一楼的配电房已经泡在水里三天,足足有2米深,配电设备严重损坏。记者看见,10多个工作人员在楼道里跑上跑下,两条蓝色的大胶皮管子伴着水泵轰鸣声,哗哗地往地面排水,漫过整个小区路面,配电房的地面逐渐见底。电力工人准备对设备进行烘干、试验。 “这个时候不要分彼此,先把电通上。”在现场督办工作的南方电网副总经理王良友对现场工作负责人再次强调,大家只允许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复电。 为保证受损居民小区尽快恢复用电,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赵建国22日给海南电网公司作出明确指示,把海口用户小区配电设备纳入抢修复电重点,不惜代价,不讲困难,举全网之力开展抢修,南网将在人力、物资上大力支持。 据统计,目前海口还有110个小区因配电设备泡水等原因影响,未能送电到户。海南电网公司在继续抢主网、抢主线的同时,加快向城市物业小区、城市郊区及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尤其千方百计打通“最后一公里”。 海口市政府与海口供电局建立联动机制,每个区供电所出80人,政府出10人,联合逐户开展排查,摸清小区供电灾情。22日下午,王良友把督办工作办到了小区门口。 “通电最后一公里”成为海口保卫战的关键点,“不惜代价、不计成本、不讲条件”把电送进家门,南方电网吹响了集结号。 截至22日,海南省受灾市县主城区全面恢复电力供应,全省最高负荷249万千瓦,恢复到灾前83%,海口负荷已由最低的4.2万千瓦恢复至58.2万千瓦,恢复到灾前60%,文昌负荷已由最低的0.38万千瓦恢复至8万千瓦,恢复到灾前50%。全省已恢复用户84万户,其中,海口恢复27.7万户,文昌恢复9.9万户。(完) 载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