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开罗5月23日电通讯:凤凰花开的路口——埃及民众期待总统选举 新华社记者郑一晗 5月下旬的开罗,橙红色的凤凰花四处盛开,高大浓密的树冠为渐入盛夏的城市洒下片片绿荫,也给城市中那些焦灼的双眸带来些许抚慰。 埃及总统选举将在3天后拉开帷幕,前军方领导人塞西和左翼政治家萨巴希这两位候选人23日抓紧时间最后一搏,因为第二天就进入投票前48小时的“静默期”,候选人及其支持者将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宣传,以便选民们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为谁来领导这个国家做出决断。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投出这一票了,我们的选票会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43岁的胡萨姆·阿米尔是石油公司的一名职工,一个月来他跟随支持塞西的团队穿梭在开罗及周边多个省份,摇旗助威。 23日是伊斯兰教聚礼日,阿米尔天还没亮就赶到开罗马阿迪区的滨河大道旁,搭台、挂横幅、发传单,为大选前的最后一场集会作准备。 54岁的拉米娅·达尔维什坐了一天的长途汽车来开罗参加竞选集会。这位从事社会研究的妇女说,她支持塞西,“希望他能带领国家战胜恐怖主义,让久违的安全和稳定回到我们身边”。 在10多公里外的阿布丁广场,为候选人萨巴希举行的竞选集会从傍晚时分开始。台上满头银发的萨巴希精神矍铄,演说铿锵有力。 “我们要携起手来,对抗腐败、贫困,捍卫梦想、自由!”话音刚落,台下身着蓝白色T恤的人们就开始挥舞双手,会场顿时变成激情翻涌的海洋。 来自开罗大学工程学院的艾哈迈德·穆罕默德是萨巴希的坚定支持者,对这位同样毕业于开罗大学的校友,艾哈迈德显然怀有一份特别的情感。“萨巴希大学时代就领导了学生运动,是年轻人的榜样,”他说。 夜幕降临,燃烧棒在人们手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大家齐声高歌将集会推向高潮。艾哈迈德对记者说:“我们需要一位彻底的平民总统,萨巴希如果当选,社会底层民众就有了希望。” 22岁的大学毕业生伊卜提哈勒刚刚加入庞大的失业大军,埃及社会的高失业率让她和许多年轻人陷入了迷茫。在读过两名候选人的竞选纲领后,伊卜提哈勒对未来多了几分期盼。 “塞西和萨巴希都承诺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无论谁当选都是好事,”她说。 政局动荡、经济凋敝、社会发展停滞……历经3年困境的埃及人渴望早日结束混乱,踏上复兴征途。凤凰花开,埃及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夜深了,喧哗散去后疲惫的阿米尔蜷进椅子里,但眼神中透着期待,“希望大选能带来我们所期待的明天”。(完) 埃及总统选举:候选人的“异”与“同” 新华社开罗5月24日电(国际观察)埃及总统选举:候选人的“异”与“同”(详版) 新华社记者王蕾 郑一晗 埃及总统选举国内投票将于本月26日举行,两位总统候选人——前军方领导人塞西和左翼政治团体领导人萨巴希将展开角逐。 与火药味十足的2012年总统选举相比,本次选举略显平静。埃及分析人士认为,两位候选人的竞选口号突出了各自优势,反映了他们在政治主张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在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取向大致相同。 政治侧重点不一 塞西今年3月底辞去军方领导人职务并宣布参加总统竞选后,就一直呼吁恢复国内稳定。在竞选开始后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时,塞西用近一半的时间详细谈论如何减少暴力事件、打击恐怖主义,从而尽快实现社会稳定。他明确表示,如果当选总统,他在任期内将不允许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的存在。观察家指出,塞西此举意在强化自己的强者形象,并给其支持者一颗“定心丸”。 对于一直以反对党领导人身份活跃于埃及政坛的萨巴希而言,止暴、反恐等不是他的强项,在其130多页的竞选纲领中,只有一页多的内容与止暴、反恐有关,对穆兄会的态度也是一语带过。 不过,萨巴希扬长避短,反复强调“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公正不仅体现在民主选举、言论自由、司法公平等方面,更涵盖了科学发展、打击腐败、财富合理分配、提高行业竞争等方方面面。他的这一立场意在向选民表明,埃及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不公平”而非“不稳定”。 开罗大学政治学教授纳法阿认为,埃及3年之内经历了两次大动荡,现阶段民众最大的期望就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部分埃及选民力挺塞西,正是看重他的军方背景,认为在社会动荡时期,只有军队有能力控制局面。 反观萨巴希,虽然他没有塞西的军方背景,但其提出的实现“民主自由”和“社会公平”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也引起了埃及民众的共鸣。 经济主张相似 政治动荡给埃及经济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失业率升高、旅游业低迷、外部投资骤减、贫困人口增多等。 围绕这些问题,塞西与萨巴希的主张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二人都承诺当选后将大力消除贫困、解决就业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发展旅游等。二人都提出要扩大土地使用面积,增加城市数量,让埃及人民的生存空间不再局限于狭窄的尼罗河谷及三角洲地区。 纳法阿认为,两位候选人为选民描绘了一幅埃及未来的发展蓝图,这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一步。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两人的经济措施不够具体,且过于“理想化、表面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政府负债累累、外国投资者止步不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刺激内需,挖掘内在经济驱动力更为重要。不创造持续发展的动力,仅依赖外部援助的做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在是否取消食品及能源补贴等社会敏感问题上的态度都不甚明朗。 埃及政治评论家萨布里认为,上述两项补贴数额巨大且关乎各阶层的切身利益,双方都不愿意在此敏感问题上冒险,不愿意以牺牲一部分选民支持为代价来取悦其他选民。他预计,在未正式当选总统前,二人将对此事持模糊态度。 外交理念趋同 去年7月时任总统穆尔西遭军方解职后,埃美关系趋向紧张。埃及随后迅速作出调整,与俄罗斯进行高层互访,并表示将加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这一动向甚至引发埃及“弃美投俄”的猜测。随着埃及政治过渡进程的逐步推进,埃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塞西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埃及正在进行一场“反恐战争”,希望获得美国的全面支持。但他也强调,埃及不会为了换取某一国家的支持而牺牲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塞西对美国政府的一次试探。考虑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巨大利益,两国关系可能随着政治过渡的顺利完成而进入调整期。 埃及过去长期“亲美”,忽视了与很多国家尤其是邻国的关系。穆尔西被解职后,埃及在非盟的成员国资格被暂停,其国际地位也受到影响。纳法阿认为,如何恢复埃及在中东和非洲的重要地位,提高地区影响力是新任领导人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动荡之后,埃及临时政府在外交方面动作频繁,一改前总统穆巴拉克时代单一的“亲美”政策,转而寻求外交政策“多元化”,力求达到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关系的总体平衡,谋求恢复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及非洲地区的地位。埃及新一届政府是否会继续贯彻这一思路,塞西与萨巴希均给出了较为肯定的回答。可以预见,未来,埃及将在美、俄两大力量之间找寻微妙平衡,继续增强在中东和阿拉伯地区的话语权,同时提高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完) 新闻分析:埃及与西方关系好转但羁绊犹存 新华社开罗5月23日电新闻分析:埃及与西方关系好转但羁绊犹存 新华社记者马岩 埃及总统选举欧盟观察团23日宣布,欧盟已经在埃及各地部署了94名观察员,并将增至150名左右,以全程监督埃及总统大选。据悉,这是埃及历史上首次有欧盟观察员参与监督总统选举。就在上月22日,美国宣布恢复向埃及交付10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标志着实行了半年多的对埃武器禁运开始解冻。 有舆论分析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埃及与西方关系正在走出低谷,但一些分歧依旧没有消除,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仍有不确定性。 欧盟观察团团长马里奥近日表示,埃及过去一直把外国观察员监督国内选举视为禁忌,此次埃及执政当局允许欧盟派观察团监督总统选举属于破天荒的第一次,表明其使国家政治实现“民主、自由”的诚意,如果埃及能继续朝此方向前进,欧埃关系将会更加紧密,欧盟也会给予埃及更多帮助。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国家大使说,埃及允许欧盟派人监督总统选举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欧盟希望埃及在未来的议会选举中也能这样做。 有分析认为,欧盟欢迎埃及“在民主方面的积极行动”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去年7月埃及军方强行解除穆尔西的总统职务并镇压其支持者后,欧盟对埃及“新生民主的命运”十分担忧,埃及的积极行动有助于缓解这种担忧;第二,埃及的民主、稳定和发展可以使欧洲的“南大门”不出乱子,确保欧洲能源通道的安全,消除对欧洲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埃美关系方面,情况虽有所好转,但前景同样不明。上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恢复向埃及交付“阿帕奇”直升机后,立刻有国会议员对此表示反对,并竭力阻止对埃武器禁运的全面解冻。他们认为,在埃及民主过渡进程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美国提供的武器可能被执政当局用来“打压政治异见者”,而不是用于反恐。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近日对媒体说,美埃军事关系是基于共同利益,尤其是反恐方面,双方关系的未来走向取决于埃及能否顺利完成政治过渡,以及埃及执政当局的实际行动。他本人相信埃及政府会把美国提供的先进武器用于“正当目的”,但如果美国发现这些武器被滥用,将立即停止提供一切零部件和服务,使武器失去效用。 此间观察家认为,埃及目前所采取的行动不足以令其与西方的关系得到全面改善。如果埃及按照西方模式完成政治过渡,且未来的埃及新政府实行相对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埃及与西方关系就能较快改善,否则,双方关系可能再度倒退。(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