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刘斐)95年前的今天,中国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发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史称“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将这个日子确定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1919年初“巴黎和会”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了中国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浪潮。 “五四运动”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使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加速醒来,为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文明古国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新希望。 然而,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外界却常常将中国人自觉的爱国意识同民族主义挂钩。近期,美国亚洲协会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谢尔在接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采访时称,中国的民族主义长久以来得到了增强,而且有一种危险的势头。 这种看法并不鲜见于外国人,却实实在在是一种偏见。 中国能成为世界上唯一连续存在的千年文明古国,秘诀正是其文化的包容性和民族的融合力。以“和”为精神内核之一的中国人信奉“和而不同”,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独尊自己而消灭他族,况且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中国人又怎么会将眼光囿于自身一族而排斥其他族群呢?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融合国家,“爱国”天然地需要爱这众多民族的集合,需要具有宽广的民族胸襟,于是,民族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天然地与中国人的爱国心相排斥。 这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中华民族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 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就没有排外、外侵这些极端民族主义的元素,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爱国往往生发于对抗外来欺侮和侵略,而这种爱国之心正是中国在亡国危难之际仍能屹立不倒的强大支撑。 中国人讲的“民族意识觉醒”绝非“狭隘的民族主义抬头”,而是文化自信的开始,唯有如此才能重拾大国气度,才能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其他政治、民族、文化共同体和谐相处。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汶川地震救援中,中国青年的爱国之情与人性、责任、尊重、服务等交相辉映。这是“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中国青年以更成熟的姿态在和平时期实践着爱国主义。 当一些民族分裂势力妄图以凶残暴力分裂中国之时,中国青年们自发地用美食、拥抱、旅游等充满阳光和温暖的“软性方式”消除阴影与隔阂。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无论多数还是少数,各个民族深沉的爱国心让狭隘民族主义缺乏生存的土壤。 近年来,日本屡屡针对中国挑起事端,在历史问题上一错再错。中国人激于爱国热情在一些游行示威中发生了零星不和谐事件,如打砸商铺、车辆等,中国政府依法惩处了这些违法行为,积极引导着中国人的爱国理性,防止其走向极端。这让一些所谓“中国政府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谣言不攻自破。 中国执政者们显然注意到了“爱国”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善加导之则利于国,放任之却会陷国家民族于危乱。2012年11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大将“爱国”写入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敬业、诚信、友善”一道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予以培育和建设。 反观个别曾对人类犯下罪行的国家,包括许多青年在内的右翼分子扛着纳粹大旗为二战时极端民族主义者希特勒庆祝生日,粉饰其种族灭绝行径,不仅未遭政府禁止,却得到了国家公器警察的开路。 在此背景下,中国青年重温“五四运动”先辈们的爱国精神显得尤为必要。“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爱国则国家之未来可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可期。以敬畏与和谐等为内容的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国青年心中,有助于其理解爱国真正内涵,也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各族未来的共生共处。(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