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评论:唤醒文明古国的阅读基因 新华社记者裴闯 何自力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下中国,生活节奏日益紧张,时代逐利而烦嚣,刷微博、玩游戏填充了本已稀少的空余时间,一杯清茶一本书的闲适,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在这个全世界阅读传统最悠久的国度,“今天,你读书了吗”,竟成为令人尴尬的问题。 热爱读书的基因在中华民族积淀了数千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史不绝书的国家。学习和读书,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承灿烂文化,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早在千年前的竹简时代,思想家荀子在传世名篇《劝学》中告诉人们,学习不可以停止,并且应从诵读经典入手。 遗憾的是,中国人的阅读基因似乎渐渐丧失,越来越多人没有耐心坐下来安静地读完一本书。经常见到的场面是,人们在飞机、火车、地铁上要么高谈阔论,要么打瞌睡,更多人在玩各种电子游戏,很少有人静静地看书。 刚刚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印证了这一现象: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同样的数字韩国是约10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最多,达到60本左右。调查显示,逾五成中国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较少。 中国人远离书香的原因不一而足:随着现代传媒发展,人们接受信息方式从主要依赖文字,逐步成为更多通过图片和影像;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压力增大,阅读时间和空间被压缩。而社会氛围浮躁和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是导致国人特别是青少年阅读减少的重要原因。 阅读是人类文化传承和知识认知的过程,是静水流深、缓慢而深刻的进程,经典阅读更是无可取代。去年某地方出版社在微博上发起的“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位列前十,《红楼梦》竟“荣登榜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功学”书籍、官场小说近年来“异军突起”。这些书大行其道是社会浮躁风气的缩影,不少人寄望于通过阅读“有用的书”,找到发财致富的“捷径”。假如青年接受的不是成功人士靠能力、意志取得的人生经验,而是某些所谓“成功人士”尔虞我诈的“成功秘笈”,既不利于青年成长,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国领导人不遗余力地倡导全民阅读,希望鼓励形成阅读风气,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实行。习近平主席个人爱好阅读,他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中国正从政府层面倡导全民阅读,引导社会向有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方向发展。迄今,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已向党员干部推荐了八批学习书目。2006年以来,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倡导和推动下,每年有8亿人次参加到各类阅读活动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实实在在改变一个人。让我们唤醒、激活日渐沉睡的阅读基因,热爱读书。(完)(参与采写:谭喆 曹典 赵博)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