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内罗毕6月12日电记者手记:留住这些美好的动物——世界自然遗产纳库鲁湖见闻 新华社记者邵馨莲 近日,我们走进了世界自然遗产、肯尼亚纳库鲁国家公园。当地人喜欢用“萨法里”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旅行。而这个词在斯瓦希里语中是“远行和狩猎”的意思。而这次我们的“萨法里”与狩猎毫无关系,也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远行,确切的说法是一次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朝圣之旅。 走进纳库鲁国家公园 同为肯尼亚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纳库鲁的知名度排在马赛马拉与安博塞利两处国家公园之后,位列第三。 马赛马拉保护区以动物大迁徙著称,每年第二季度,成千上万的角马,不顾波涛汹涌的马拉河里鳄鱼嗜血的眼神,拼命奔向河对岸水草丰美的乐土,被称为“生死之渡”。安博塞利则以大象众多而著称,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脚下,成群的大象,踏着庄严的步伐,悠然栖息在它们的家园。 而纳库鲁是鸟类爱好者的天堂。作为肯尼亚开发较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活跃着300多种鸟类,其中最著名的是火烈鸟,以及它们无比壮观的“更生之舞”。 我们来到纳库鲁的时候,正是清晨。就像走进了一个失落已久的乐园:朝阳透过金合欢树叶洒落在大地上,30多只正在“用早餐”的长颈鹿齐齐转头,望向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上百只的狒狒沿着一个方向,排成一条细长的直线,秩序井然地向前奔跑,刚出生不久的小狒狒,紧紧趴在妈妈背上。长着弯弯长角的公羚羊突然撒蹄奔跑,把四十多只配偶赶到安全地带去…… 晨曦中,湖岸旁的灌木丛里,一只母狮带着两只小狮子,正进行捕猎训练。两只幼狮正争抢着撕咬一头倒地的斑马。狮子妈妈没有加入“用餐”的行列,只是趴在不远处,守护着一对宝贝。 远处,白犀牛家族正缓缓穿越自然保护区内的车道。白犀牛是纳库鲁的珍稀动物,总数只有二十几头。正因为难得一见,所以在当地文化中,如果能看见白犀牛就是一种好运的象征。 渗入血液的保护意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显示,海拔1753米至2073米的纳库鲁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肯尼亚国家公园。经过50多年的发展,纳库鲁国家公园从原先一个湖泊的范围扩展到今天188平方公里,湖泊面积占整个公园的27%,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地带”,这有利于把城市化进程、农业耕作的人类脚步阻挡在外。 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保护得当,这里依旧水清木华、羚奔豹突、群鸟飞翔,一派原始和谐的景象。很难想象数公里之外的纳库鲁市,20多万人口在城市里熙攘生息。两种景象,反差鲜明,无法让人不喟叹“一日山中,一日红尘”。 这多少与肯尼亚人强烈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有关。肯尼亚人明白,旅游业是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保护动物和自然也就是保护自家财富。而更关键的是,不少肯尼亚人从小在旷野里与各种动物一起长大,和谐共生理念早已渗入他们的血液。他们在保护动物方面的自觉,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的司机皮尔斯是个乐天、幽默的肯尼亚坎巴族小伙。在进入自然保护区前,他就兴奋起来,脸上抑制不住“回家”的兴奋,并不断嘱咐我们看到动物要“低声、再低声”说话。他努力将坎巴族土语翻译成英文对我们说,动物才是大自然真正的主人,而人类只是客人,要保有一份客人的谦逊。各种动物奇观,是老天给客人的馈赠,“静静享受就好”,切莫喧哗、喂食和挑逗动物,更“不要以为动物就是模特,应该为你拍到好照片负责”。 火烈鸟“粉红色的回忆”? 尽管眼前各种动物让久居都市的我们感受到一种与大自然重新连结的快乐,然而在以火烈鸟著称的纳库鲁,这次并没有让我们见识到“静如白雪、动如红霞”的壮观。 眼前,只有寥寥几只火烈鸟在湖畔涉水而行,根本没有传说中云霞般的景象。虽然我们明白,时下并非观看火烈鸟的最佳季节,但所见与传说的巨大反差,依然令人对火烈鸟的减少感到担心。 纳库鲁湖火烈鸟最多的时候曾有200多万只。当它们成群结队栖息在湖面上时,整个湖面仿佛覆盖了一层粉色的红霞,被称为“大自然最美丽的景观”之一。埃及人更是认为,火烈鸟就是神话传说中的不死之鸟,当它们拍打翅膀起舞时,就是在跳“更生之舞”。 另一名司机优素福告诉我们,纳库鲁本是盐水湖。火烈鸟依靠盐水湖中的浮游生物生存。然而近两年由于气候变化,雨季降水量变多,使得纳库鲁湖水盐度下降,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纳库鲁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适合火烈鸟生存,令它们不得不迁徙到肯尼亚境内其他几个湖泊去栖息。 看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即便是“不死鸟”,也可能成为“粉红色的回忆”。假如这“世上最美的景观”有朝一日不再,仅能依靠图片来追忆它们的人类将多么懊悔和孤单。(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