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随笔:“雾都”伦敦为啥无雾?

2013-1-15 02:45| 发布者: 还是那片枫叶| 查看: 795| 评论: 0|原作者: 还是那片枫叶

摘要: 小时候看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对伦敦的“雾都”之名留下了深刻印象。长大后发现,伦敦已经摘掉“雾都”这顶帽子。等到新世纪初第一次 ...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随笔:“雾都”伦敦为啥无雾?

新华社记者吴黎明

小时候看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对伦敦的“雾都”之名留下了深刻印象。长大后发现,伦敦已经摘掉“雾都”这顶帽子。等到新世纪初第一次到访伦敦,当我徜徉在无数名著中屡屡提及的一个个著名景点之时,发现那里早就没有《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描绘的阴霾之气。

一句话,“雾都”伦敦,其实早已名不符实。

伦敦得名“雾都”,根子是工业化。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推动了采煤业和制造业,煤烟造成了“可以与日全食相比的黑暗”。在这种背景下,伦敦“雾都”这顶帽子一戴就是一百多年。

这种空气污染在1952年的“雾都劫难”中达到巅峰。这一年的12月5日,天气异常寒冷,伦敦居民燃起煤炉,大量粉尘颗粒聚集在伦敦上空无法散去,使市中心一度连续48小时能见度不足50米。更严重的是,约1.2万人因这次空气污染事件吸入污染物而死亡,患病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痛定思痛,英国人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其关键一着是1956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这一法案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只准烧无烟燃料,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推广使用无烟煤、电和天然气,减少烟尘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限制高炉,等等,不一而足。

这一法案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基础上,英国各地还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民间环保组织的推动、大众环保意识提高和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等,一场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随之展开。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经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1980年降到5天。

与英国类似,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都走过了一条先发展、被污染、再治理的道路。在德国,穿过著名鲁尔重工业区的莱茵河曾泛着恶臭,两岸森林遭受酸雨之害,而今天的莱茵河河水清澈,莱茵河谷风景如画,成为德国西部最著名的景点。近二三十年来,环保主义是欧洲政坛一支重要力量,德国的绿党曾上台联合执政。

除了大力采取环保技术以外,产业布局也是“雾都”不雾的重要原因,一些发达国家注意平衡的经济布局有利于环保。拿“制造大国”德国来说,其产业分布比较均衡。

毫无疑问,产业平衡分布不仅方便就业,避免就业人群集中于某几个超大城市,而且有利于环保。德国排名前100名的大企业,只有3个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因此,柏林想成为“雾都”都难。

从另一方面看,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让产业分工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重新布局,污染重的制造业和化工产业大部分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独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而发展中国家则承受了环境恶化之苦。面对如此局面,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让“雾都”也跟着转移,需要大智慧。(完)


飞过

傲慢

番茄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华 发 新 闻 热 点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19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