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题:评论:处理“水危机”应慎之又慎 新华社记者 桂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古训今日仍有借鉴意义:处理“水危机”应慎之又慎。 新年伊始,中国接连出现涉及水的事件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迟报”5日,导致浊漳河污染,下游城市河北邯郸大面积停水;官员回应北京水质下降质疑时却称其为“全国最好”。 水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大事。人们可能因为有房而不必为高房价而烦恼,因为有车而不必为孩子得挤“黑校车”而无奈,因为“有关系”而不必为找工作、买车票、做手术而犯愁,但几乎无人能绕过“水安全”,一天都不行。 水的好坏——以及天空是否晴朗、空气是否纯净——最直接地关系民生,最广泛地凝聚民意,又能最迅速地激起民怨。从四川什邡到江苏启东,再到浙江镇海,多起环境群体性事件已经发出了警示。 水非小事。政府、企业等相关方面应该拿出更大的诚意和智慧处理每一次“水危机”。 长治官员就苯胺泄漏事故未及时上报而道歉,不能仅将失职以“对污染事故严重性认识不足”而轻描淡写,让人们对类似事件是否还会发生仍心存疑虑。北京官员也不能一口咬住“全国水质最好”,而全然不顾及民众是否理解和接受。 老子在《道德经》中如此描述水的善性:水“与善仁”,待人真诚,有爱无私;水“言善性”,如潮水般准确有信;水“政善治”,善于组织国家,调理政事。这都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 民众对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广泛认同与迫切向往也必将对各地政府如何处理类似危机提出更高的要求。 水“至柔至坚”。慎重处理每一次“水危机”将会顺民心,得民意。 (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