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兰州12月14日电(记者连振祥 林艳兴)临近2012年底,中国光伏产业接连遭遇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在贸易“大棒”的裹挟下,中国光伏组件生产企业“走出去”的大门几乎被关闭,中国新能源产业再陷困局。 “这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规范发展、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甘肃省酒泉市能源局局长吴生学这样评价。 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十年来迅猛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在近日的2012年电力企业高峰会上说,中国风电装机累计增长118倍,年均增长超过60%;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增长67倍,年均增长超过50%,风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据了解,经过了两年时间的调整,中国风电产业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减少。 权威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增吊装风电机组541万千瓦,与去年上半年基本持平。截止到6月30日,全国风电累计吊装容量达6190万千瓦。但受“三北”地区限电影响,并网容量同比降低了约16%,为788万千瓦。 “外送仍然是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大问题。”吴生学说。 11月初,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开始。据中国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介绍,目前中国光伏产业90%的市场在国外,其中销往欧洲的占70%,其余30%销往美国和其他地区。欧美“双反”限制,国内光伏行业将面临巨大损失。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光伏陷入困境主要有两个因素,内因是“十一五”期间市场形势好的时候,许多企业盲目进入,投资过度,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外因是中国光伏市场外需占比过大,遭欧美贸易保护打压围剿便迅速“入冬”。 记者了解到,国家近期针对光伏产业的鼓励政策不断出台,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成为首选。“目前救助光伏企业比较可行的策略,就是进一步扩大内需。”酒泉市能源局局长吴生学认为。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光伏产业链的重心将从制造转向应用,市场重点将从国外转向国内,最大的看点是国内的分布式应用市场。 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到2015年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这是目前国内太阳能装机规模6倍,也是此前规划目标的4倍。 日地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眼下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真正的原因是国内市场滞后。 一些人士认为,困境或“倒逼”中国从光伏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应用大国,从根本上告别过去“两头在外”积弊。 自2011年初欧盟削减光伏电站补贴以来,中国光伏业就提出要开拓国内市场。由于光伏企业资金链吃紧,无力自建电站,加上国内市场受“并网难”制约,一直进展缓慢。但最近一段时间的“光伏新政”破除了这个瓶颈,正吸引光伏业内外的资本进入光伏发电,或引发一轮“光伏发电投资热”潮。 业内人士认为,欧美“双反”也促使中国光伏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吴生学认为,“双反”也是行业整合、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分析认为,中国光伏行业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现象仍十分严重,行业景气指数较低时,可以倒逼国内光伏生产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向高端领域发展。 10月26日,国家电网出台《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提出对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富余电力全额收购。 但是,从目前中国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三北”地区存在的大规模风电“弃风”现象来看,并网消纳问题也会传导到光伏产业。从长远看,为了保证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并网与消纳难题是当务之急。(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