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特稿:新兴经济体努力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 绿色经济概念在2012年分外抢眼:此前的世界环境日,将“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作为主题;而即将于里约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也将关注绿色经济。被誉为全球经济“增长绿洲”的新兴经济体如今正在努力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力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多赢”。 观念更新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大多走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至于新兴经济体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也短视地认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事实上,稍稍翻阅一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到它们在那条道路上付出的巨大代价。事实上,“先污染、后治理”已被证明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失败模式。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如果不及时避开发达国家的老路,非但迎不来环境改善的拐点,而且可能迈向危险的另一面,环境恶化到不可恢复。 如何发展才是长久之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如何让经济发展转为“绿色”,绿色经济的观念应运而生。联合国对绿色经济的通俗定义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类福祉,使最广大人群充分享有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又能显著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不良影响的经济模式。 英国卫报在今年年初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那种认为降低碳排放会使经济增长受损的理论是“骗人的鬼话”,实际上,这恰恰是一个“经济(增长)机遇”。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5月31日发布的报告就称,全球经济若向“绿色”转型,将有望创造60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行动给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说,与40年前相比,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有了更多选择。重要的是,要让这些选择转化为具体行动,转化为更美好的现实。 在扶持推广绿色技术、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新兴经济体与较发达经济体相比差距并不大。在这一机遇面前,新兴经济体已经起跑。几乎所有新兴经济体都将绿色经济、绿色增长或可持续发展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今年6月1日,中国发布了《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这份中国发布的首个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长达5.5万字,阐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今后的战略举措。 金砖国家之一巴西,目前正在考虑向不具有可持续性的行业和企业增税,运用税收杠杆“绿化”产业链。巴西财政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柯森戴伊表示,可持续发展“没有退路”。他透露,巴西还计划从政府采购的倾向性和融资门槛两方面推动“绿色发展”。 “金砖”新成员南非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雄心勃勃主打“能源牌”。目前,南非90%的电能供应靠燃煤提供,南非计划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降低至65%。 推动发展可再生能源,南非采取了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政策。根据南非政府与企业界签署的“绿色经济协议”,政府和企业将在未来5年内拨款220亿兰特(约7.85兰特合1美元),用于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并投入约30亿兰特用于生产绿色能源产品。 南非官员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绿色经济协议”的实施不仅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将在未来10年为南非创造30万个就业机会,并将吸引大量投资,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挑战巨大 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型必定非易事。新兴经济体大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肩负消除贫困、调整经济结构的艰巨任务,又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多重制约。 尤其像中国、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大国,“船大掉头难”,统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必定要经历内外各种阵痛和挑战: 从外部看,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都是不利的因素;提出“绿色经济”的一些发达国家,正试图将这一概念化作贸易壁垒或援助门槛,用来羁绊新兴经济体前进的步伐;而从内部来看,最大的难题是“绿色发展”需要长期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应对挑战,一己之力单薄。施泰纳认为,合作将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向绿色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理应秉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带头行动,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适当帮助。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借鉴与合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一梯队基本面临类似的问题,同时又有诸多可以互补的地方,在国际上还可以“抱团”维护自身合理权益。 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转型势在必行。正如施泰纳所说:“绿色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人类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完)(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记者张忠霞执笔)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