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中国考古寻求公众支持

2012-4-30 10:08| 发布者: 还是那片枫叶| 查看: 811| 评论: 0|原作者: 还是那片枫叶

摘要: 考古学家刘志岩在四川南部宜宾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一边清理古代遗迹,一边接受围观村民的提问:“墓里有没有暗器?”“会不会挖出金条来?”“挖出的文物能卖多少钱?” 那里因 ...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喻菲)考古学家刘志岩在四川南部宜宾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一边清理古代遗迹,一边接受围观村民的提问:“墓里有没有暗器?”“会不会挖出金条来?”“挖出的文物能卖多少钱?”

那里因为要修建一座水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学家们对地下遗存进行抢救式发掘。一些村民到考古队上打工,挖去表层土并运走,一天挣40元。

刘志岩向村民耐心地解释考古与挖宝的不同。

三个月后的一天,当刘志岩在一座汉代墓葬中清理出人骨时,一位50来岁的村民忽然一脸疑惑地问:“我们到底是不是从非洲来的?我们真的是那个‘露西’的后代吗?”

“那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的农民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真让我有些震惊。”刘志岩说。

在考古队到来后,一些村民们不再每天晚上把《还珠格格》看了一遍又一遍,而改看科教节目。

刘志岩说,每到一处发掘,考古队要花大量时间与当地居民打交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考古工作能更加顺利进行。

目前中国大多数考古发掘都是配合基建或者是遗址被盗后进行的抢救式发掘。山西考古研究所所长宋建忠说,由于文化遗存遍布城乡,这就注定了考古学离不开大众。考古学揭示的是人类的过去,应该也有必要让当地民众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唤醒他们对自己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最广泛的公众,尤其是当地民众的参与,才能有效地保护好文化遗产,这也是考古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刘庆华2008年对陕西周公庙遗址附近村民的调查中,99%的村民表态,如果发现有人盗墓,一定会阻止。

“如果这是普遍的态度,那又如何解释周公庙遗址乃至全国各地的考古遗址屡遭盗掘和破坏的现象?而且很多遗址附近的农民也成为盗掘者?态度与行动的反差耐人寻味。”刘庆华说。

他说,多年来政府文保策略宣传已深入人心,但却没有触及公众切身利益,没有形成真正的保护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社会追逐财富的巨大动力,驱使公众去冒险。所谓采取阻止行动的说辞恐怕只能是一种“政治正确性”表态。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说,怎么样告诉老百姓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很重要。很多人认为不了解历史,也不影响挣钱。“如果一个积累了一生经验智慧的老人失去了记忆,对于他个人是可怕的。而对于一个民族,如果一半以上的人都失去了记忆,那是民族的灾难。中国现在就接近这样一种状况。”

为向公众普及文物、考古知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大文博学院等考古专业机构成立了公共考古中心。一些考古学家也积极通过媒体与公众沟通,用简单术语解释他们的工作。

北大公共考古与艺术中心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学生考古夏令营,由专家带领学生参观古迹并体验遗址发掘。

徐天进说,很多孩子对考古有天生的兴趣。他们爱看盗墓、寻宝类的书籍、电影,对考古有模模糊糊对或不对的认识。“夏令营的重点是培养未来一代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学生李雪参加过去年的夏令营,他说:“虽然我对白色的骨头和白色的石头有些分辨不清,但其中的探秘感让人着迷。”

刘志岩说:“当一个连名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农民兄弟都开始关心自己到底是不是‘露西’的后代时,考古大众化之路已初见曙光。”(完)

飞过

傲慢

番茄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华 发 新 闻 热 点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6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