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2月6日电(记者刘浩远 刘翔霄)“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在一首短短二十八字的宋陆游著《除夜雪》中,旧时过年“饮屠苏”和“写春联”的民俗跃然纸上。
过一个“原汁原味”的春节令人怀念。然而时至今日,在中国许多城市,受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居住条件改变等种种因素影响,一些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被逐渐简化,但人们重新“发现”这些民俗时,收获的是最传统最浓郁的年味儿。
“我们小时候,不用等到大年初一,要是兜里揣着几毛钱,早就跑去买炮放了。”50岁的太原人刘师傅说,现在中国的“90后”甚至年纪更小的下一代,对于鞭炮的喜爱远远不及父辈。
但在广大的县城和农村地区,它们仍得到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传承,因此很多人愿意去那里过年。正在太原读初中的王一苗是独生女,每年春节都盼着回晋西北忻州的农村老家过年。“老家过年比太原有意思。”她说,叔叔伯伯姑姑家有很多兄弟姐妹,大家能在一起垒旺火、守岁、拜年领压岁钱,她不再觉得孤单一人。
春节期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丽江、平遥将迎来新年第一个“旅游黄金季”。人们自己动手剪窗花、搓麻花、做糕点、扭秧歌、闹社火,与扑面而来的年味儿比起来,旅途奔波的劳累不算什么。
兔年春节期间,“春节符号”剪纸远销东南亚和港澳台,价格高至上千元。而在太原、临汾等地的年货市场,手写春联的价格也远远超出了印制春联。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有很多心愿。大批量印制的春联千联一面,不一定能符合购买者的心愿。”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孙丽萍说,手写春联重新走入中国人的视野,同时说明中国人的文化素养也提高了很多。
对于贴春联,老人们还有很多讲究。比如贴出的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都在午饭之后。贴得太晚容易被人笑话懒惰,而且冬天寒冷,太晚了浆糊粘不住春联很容易掉落。
很简单的道理被代代相传,而一些细微的春节习俗不经意间,也成了中国人的成长印记。山西省曲沃县的张宗仁老人已经84岁高龄,每年除夕,他都会骑着自行车给子女送艾蒿。数十年过去了,插在门上的艾蒿成了儿孙春节记忆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春节真正的美始终没变。”孙丽萍说,一些春节民俗渐行渐远,但更多的正在被寻找回来,重新成为中国人一元复始的快乐源泉。(完)
本文内容由 还是那片枫叶 提供
|